剧组,迟余见到了不少业内的前辈。
见到了爱蹦迪的,创业未半而中道去演曹操的于何伟。
于何伟,这是个很傲娇的名字。
余,何伟!
意思赫然是在说,我何其的伟大伟岸帅哥靓仔!
于何伟演仲甫先生,二人在形象上是不搭边的,但是显然节目组更想让一个演技出色、同样有观众缘的演员,来饰演男一。
“于老师,您好,我是迟余。”
“你好,迟余。”
迟余听到他的声音,都有些要脱口而说“丞相何故大笑?”
“你是饰演迅哥儿,对吧?”正在做造型的于何伟问道。
“是的,于老师。”
“那我们可能就在见到,史上最帅的迅哥儿了。”于何伟通过镜子,看了一眼侧后方的迟余,笑着说道。
这是真的。
迟余自然回捧一句“大概也能看到,史上最秀的仲甫先生。”
“哈哈哈哈!”于何伟一听便乐了。
“于老师,不能动!”
造型老师无奈地说道“也别大笑了。”
迟余赶紧离开,然后就见到了张童,当年被李云龙反串的土匪枪杀并枭首魏和尚。
他在剧中,将饰演守常先生。
有一点点形似之处,不知在造型做好之后,能有多形似。
其他的,&bsp&bsp还有饰演蔡元陪的马少桦,饰演辜鸿鸣的毕延君,&bsp&bsp饰演顾维均的何正军。
赵政委倒是和魏和尚再聚首,&bsp&bsp不过看过剧本的迟余知道,&bsp&bsp这两人戏里,是没有对手戏的。
除了这些前辈之外,&bsp&bsp就是一些基本同龄,或者更年轻一些的演员。
毕竟这部剧是《觉醒年代》,而在那个时候,&bsp&bsp年轻人,是更活跃的一批人,像梁岂超在《少年华国说》里面写的那样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bsp&bsp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bsp&bsp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但这时的迅哥儿,&bsp&bsp已经不是个少年了。
即便,&bsp&bsp人们在他名字下边,安排过一个句子我还是曾经那个中二病的少年,&bsp&bsp没有一丝丝改变。
对于并非纯少年的迅哥儿,&bsp&bsp要怎么演?
跟大部分历史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里的人物一样,迅哥儿也是位有着一定的固定形象的历史人物。
“一个黑影子投进教室来了。首先惹人注目的是他那大约有两寸长的头发,粗而且硬,笔挺的竖立着……”
这是许广苹在女师大课堂上初见迅哥儿的样子。
“留着平头,头发一根根直立着……颧骨很高,两眼炯炯有神,&bsp&bsp方形的脸庞,&bsp&bsp两道浓眉,隶书的一字的黑胡须。”
这是年代初他在上海的一次演讲中,有人看到的迅哥儿的外貌。
“迅哥儿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这是,伟人的评价。
这也形成了部分人,对于迅哥儿的印象。
短发,且直立,很硬。
迟余自己的头发是不行的,于是需要做头套。
第一天进组,就是要做造型。
因为迟余不是特型演员,所以造型能不能更贴近迅哥儿,&bsp&bsp也很重要。
虽说讲神似,&bsp&bsp但追求形似,是进入到迅哥儿这个角色的第一道门槛。
张永辛导演大概是有些偏爱迅哥儿这个角色的。
他告诉造型师“头发,眉毛,胡子,尤其是头发,迅哥儿的头发,要有版画里的那种感觉,一根根直立,粗且浓密。”
于是造型师开始在迟余头上大做文章。
先是上头套,全粘,然后在头套上修剪头发。
修剪好头发后,再做眉毛和胡子,两道浓眉,然后是隶书的一字的黑胡须。
造型师做好第一版造型之后,已经是下午五点。
反复看了看,又让张永辛审查。
“还是有些软了,而且不够密。”
张永辛直接否掉了这第一版的造型,不过倒是指出“胡子和眉毛的感觉倒是对的。然后脸型的话,颧骨这里,稍微增加一些凌厉感。”
“好,那就再做一版。”造型师说道。
这一天已然是过去了。
再做完全的一版,显然时间上已经不赶趟。
于是卸妆,然后下班,各回各家。
整整一天,迟余基本上是在椅子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