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图书馆看一个月道典的我被直播了 > 第四十七章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第四十七章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1/2)

    沈炎并没有看第三重天平性境的内容。

    尽管他目前还停留在平性境85%。

    每一重天,每一个小节点,他在书上理解的知识都会体现在体内的经络中。

    有没有懂,他是一清二楚的。

    现在他还没晋级,那是还需要一些时间,但关于平性境的平性内容,他是绝对吃透了的。

    就是当圆则圆,当方则方。

    唯有如此,肝气才会舒畅,心火才会下沉、肾水才会上升。

    通过肺金这个鼓风机,脾土居中调停,体内的周天小宇宙才能对应身外的先天大宇宙。

    五脏之气生生不息,轮回不止!

    既然内腑已经走上正轨,那操心它干什么?

    让它再转一会儿。

    将书翻到了第四重天涵盖的故事路线。

    故事从鲤鱼精被观音大士收服后开始。

    金兜山老君家的青牛作乱、悟空出门前又在地上画了一个圈、西梁国女儿国国王素食招待、毒敌山琵琶洞遇蝎子精被用荤食招待(昴日星官前来才脱险)、六耳猕猴作乱……

    这些故事最终给出了三个字作为总结。

    舍爱欲。

    第四重境界便是舍爱欲。

    从字面上来说,是出家当和尚的意思。

    更直白点,那就是不碰女人,女人会影响修仙的速度。

    但是对于一本假言真道的修行道典来说,这么看未免太过荒唐。

    因为这里边出现了六耳猕猴。

    六耳猕猴那一段的标题是‘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

    放在以前沈炎肯定一头雾水,但看的道典多了,这句话再易懂不过。

    从来没有什么两只猴子,悟空和六耳猕猴,是一体,这俩都是悟空一人,只是他有了困惑,两种心境斗起来了。

    (谛听)对地藏道:“怪名虽有,但不可当面说破,又不能助力擒他。”

    谛听早就听出来了,只是不好当面说破,这也说明了这一点。

    一个简单的舍弃情欲的境界,笔者却用了这么大一段篇幅,甚至还提到了修行之根本的心境斗法,这里边所藏着的东西,肯定不会那么简单。

    又读了一遍这个境界所涵盖的所有故事,字面上的意思沈炎看得懂。

    金兜山老牛用金刚圈吸走很多东西,这根据整本书的立意和道典注释可以得知,金角、银角、独角三人为顶上三花。

    它们都是太上老君的人,这便可以理解成顶上三花皆有先天之炁掌控。

    老牛盗走先天五脏之气(悟空、八戒、沙僧……对应金木水火土)。

    悟空画圈是心给人设定界限,不要被欲忘牵着走出圈,一旦出圈,便会遇到心魔(被妖怪抓走)。

    女儿国遇到正色女儿国国王,吃素食定心,但这等于是说,其实心动了,需要靠素食来回避,一次能行,多次了肯定会出问题。

    琵琶洞遇邪色吃荤食,这是暗示用阳来补阴,后面也证实了这一点,请了昴日星官,昴日星官是公鸡,阳,这个故事的寓意是遇到这种问题,阳神逼之即可……

    看到这里,沈炎尽管至今连阴神出体都未修成,阳神也是要第九重的人仙之境才可达成。

    可是,他已经可以完全排除舍爱欲就是简单的不碰女人的这个观点。

    女儿国和琵琶洞这正邪两色便是佐证,不论是自己喜欢的,还是被逼迫的女色都不用担心。

    用素食回避不是正道,遇到邪色也不用慌,阳神碾压之!

    可是,舍爱欲到底是舍的什么爱?

    沈炎暂时想不到。

    他甚至翻到了后面的故事内容,看看有没有什么提示,结果也没有看出半点端倪。

    道家就是这个样子。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它不像是佛门的那种宣传,给佛像捐个金身或者给某个可怜的人帮个忙,这样就可以积福。

    道家没有这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

    你自己不行,别说是捐金身了,对着那些道祖叫爷爷都没用。

    沈炎又看了几遍故事内容,最终还是一筹莫展,他索性将书翻到了第一页。

    这是他经常会做的一个举动。

    因为第一页的开篇有笔者的一句话。

    这句话涵盖了整本《百回本西游记》的内容。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意思是:想要知道人生的真谛,那就必须看《西游记》。

    之所以喜欢翻到这一页,是因为每次一看到这句话就能提醒沈炎身在红尘,并非单纯的修神通,而是在炼心。

    于是他总能很清醒的缩小排查范围。

    整本《西游》是炼心求道的过程,套到这会儿沈炎不懂的地方,舍爱欲,一定也是心中之魔。

    从这个地方下手,应该会有所斩获。

    不够这会儿时间不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