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神仙去哪了 > 第070章 苏钰的“隆中对”——武学!(下)

第070章 苏钰的“隆中对”——武学!(下)(1/2)

    那一头,手拿“通明册”的苏钰嘴角起微笑,这样的对答,让他忍不住想到,春秋战国时期,君臣答对的场面。

    一位渴求强国之君王,忽遇大贤者,彼此隔案跪坐,以酒佐之,而后大谈本国变法,六国局势。

    接着,又想到了三顾茅庐的“隆中对”等等画面……只可惜,此刻二人中间隔着一道“屏幕”,没有那样的庄重感。

    若是此时,能与长公主面谈就好喽……苏钰有些遗憾。

    接着想了想,提笔打算在“通明册”上书写什么,但最终却有些犹豫了。

    原本是打算讲德先生,塞先生的,但又一想,这也太过离经叛道。

    身为权力中心的长公主,只怕会直接将他视作“乱臣贼子”。

    再说了,就算是是想要站在长公主的对立面,去造大卫朝的反,那样的主义,对于这个时代来说也是有局限性的。

    姬子丹这位祖龙,都必须适应历史环境,集百家所长,创立白玉学宫,而后商量如何治国。

    他这样的,还是算了吧。

    接着又想到,原主本就是儒家学子,是否可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亦或中“存天下,驱人欲”的理念来?

    无可否认,朱程理学,以于这个时代来讲,还是存在着很多正面积极的意义,这个学说提出来之后,对此世界的儒家来讲……

    算逑!太危险。

    这个世界的儒家,还处于“古儒”,要是类似的儒家学说由一位大儒,像是磐石先生那样的提出来,或许只是一种学术争辩。

    别人拿他老人家也没办法。

    至于自己?那简直就是找死。

    君不见,孔圣人还有诛少正卯的时候,大儒发起怒来,一般人可承受不了。

    由此,同样是儒家“圣人”的王阳明的学说,苏钰更不敢提。

    即便现在只是他与长公主在对答,但万一呢,万一泄露出去怎么办?

    思寸半晌,苏钰还是决定另辟蹊径,以武者入手,阐述出另一种“学说”,毕竟,习武之人脑子大都比较简单。

    若是他们知道,有一种属于“武者的学说”,首先会觉得自豪,不会过度的去想什么别的东西。

    就算真正的大学问家看到这个套着“儒皮”的学说,也会一笑了之。

    于是苏钰下笔写道:

    [这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强权者总有特权,儒家讲‘大同天下’,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人人心中皆有私欲,私者,趋利避害,欲者贪婪无度,此为人性。

    殿下即便灭了世间所有勋贵豪强又如何?过不多久,还会有新贵出现,殿下之忧虑,我亦知晓,然人欲如深渊之沟壑,贪而无尽。

    若要大卫中兴,唯有变法,若不变法,江山有危。]

    长公主回复道:

    [这些不肖你说,本宫自知,然则,该如何变法,此法又是从何而来,具体又当如何去变?其中牵扯太深,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动便天下大乱。]

    [余有一想法,或可供殿下参考。]

    [且说来听听。]

    [武学!]

    ……

    白玉京,舍锦宫,温池内。

    “武学?”

    长公主微微皱眉,看着册子上的两个字,轻声自喃,她首先想道的是武功传承,但又觉得不对。

    苏大器不可能无的放矢。

    于是写道:

    [何谓之‘武学’?]

    [春秋战国至本朝,侠之一字被广为流传,行侠仗义,打抱不平为民间百姓赞扬,但不管怎么说,此为‘犯禁’之举……]

    ……

    马家宅,闺房。

    苏钰写道:

    [……侠者,快意恩仇,视朝廷律度如无物,可偏偏他们却有高强的身手,官府拿他们大多数人没办法。

    除了‘以武犯禁’之外,有时侠客的存在,其实是有正面意义的,但武者侠客们实在是太过任性妄为,让人头痛。

    而‘武学’的出现,或可让侠客们得到自律,何为武学?乃以武道为骨,儒学为皮,阐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之理念……

    ……倡导家国,天下,乃侠之根本,辩明大侠与小侠之分别,胸怀正义之侠士当秉承怎样的理念。

    而这些,都需要一个完整的纲领,何为纲领,即严格信奉与坚持的原则与条例,统合心怀正义之士,规范侠士之行为。

    让侠客们不再盲目的以武犯禁,此,也即余所言之‘武学’,成立一种新的学说,让人相信这个学说的真理。

    继而让相信这个真理的人越来越多,最后携滚滚大势压垮旧有的统治阶(划掉),旧有的贵族官僚体系。

    “武学”之纲领散布出去,短则五七年,长则十余年,等这种学说深入人心之后,再由上而下的推动变法与改革,将事半功倍。

    此为余之浅见,具体如何,也只是有个大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