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全球试炼,开局水浒我选黄裳 > 第二十五章 我周邦彦一生写词,不输于人!

第二十五章 我周邦彦一生写词,不输于人!(1/2)

    不多时,便有仆人搬来矮几,铺开上好的宣纸。

    文人聚会,时不时便有人吟诗填词的。

    不足为奇!

    所以,状元楼里,文房四宝跟醒酒汤一样,都属于标配中的标配。

    反正,准备这玩意,也花不了多少钱。

    而,一旦出现名篇佳作,对状元楼的知名度,也有极大的提升。

    这可是实打实的利润!

    “周大人一身才学,世间罕有。今日上元佳节,大人若能留下一首大作,也是一桩文坛佳话。”

    李师师脸现期待之色,一边亲手磨墨,一边微笑道。

    虽然这个周邦彦有点玻璃心,一把年纪还喜欢争风吃醋。

    一些中二言论,让李师师经常有些哭笑不得。

    但,周邦彦的才学,也是实打实的!

    这也是李师师,甚至宋徽宗,可以容忍他的原因。

    这个年代,大家对读书人,还是有些敬畏之心的。

    顶级的文人才子,天下之大,也是可以畅通无阻的!

    “今日乃上元佳节,历代上元诗词,鲜有佳作。”

    “不妨,我便以此为题,填上一曲新词,且看千秋间,谁与争锋。”

    周邦彦来到矮几前,盘膝坐下,拿起了毛笔。

    他将毛笔浸入李师师研好的墨汁中,停顿了片刻。

    然后,猛然抬手,将笔锋在宣纸肆意挥洒。

    “《解语花·元宵》?”

    “风消焰蜡,露浥红莲,花市光相射……”

    李师师在旁轻轻吟道,声音清冷。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

    四处寂静,所有人都停滞了动作,神态各异。

    唯有李师师清冷的声音在房间中回荡。

    “……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一词写罢,周邦彦将毛笔信手一掷,哈哈大笑。

    “周大人自信满满,果然是绝世好词。”

    “有人说,中秋词自东坡居士的《水调歌头》一出,余词皆废。”

    李师师将整首词重读了一遍,美目盈盈若水:“今日小女子唱了这首的《解语花》,看来,上元词也要无词可写了。”

    “哈哈哈,去年此刻,我在荆州看遍满街楚女纤腰,却只想到师师的绝世风华。”

    周邦彦一笑:“今年今时,正好将这词赠与师师,且唱上一曲,也算了结夙愿。”

    “这是小女子之幸。”

    李师师嫣然一笑,坐在古琴旁,调转宫商,奏起曲调。

    下一刻,天籁般的唱词声,在房间里回荡。

    曲罢,余音未绝,绕梁而转。

    硕大的房间里,安静异常。

    众学子,或茫然对望,或张口结舌。

    或,喃喃重复着词句。

    眼中,皆是心悦诚服之色。

    马有才跟个机器人一样,不断小幅度地点着头。

    回味了好半晌之后,才叹气道:“厉害!”

    “确实是好词。”

    李琦也跟着叹了口气,眼中充满着羡慕。

    单单周邦彦的词,其实也没这么大的威力。

    但,李师师的唱词,也是天下一绝,感染力极强。

    双重打击之下,一般的士子,对词曲皆感同身受。

    根本顶不住!

    “李大人,云大人,二位也精通诗词,不知有何指教之处?”

    “我周邦彦一生写词,不输于人!不知二位以为然?”

    不知道是喝多了,还是单纯的情商低。

    周邦彦神色熏然,又倒了一杯美酒,看也不看众人,举杯对月,一饮而尽。

    周邦彦这幅姿态,放在平时,还是挺得罪人的。

    但,他刚刚写下一首传世之作。

    这便也成为了名士风流,恃才傲物。

    “李大人精通诗词,怎么说?”

    云烨沉默了片刻,长长呼出一口闷气,看了李纲一眼。

    他诗词水平虽然尚可,但跟周邦彦一比,就只能说重在参与了。

    对方骑脸了,但他偏偏无能为力。

    想一想,就好气啊!

    “用词华美绚丽,却显情怀衰谢的抑郁之情。”

    “应当是美成前年遭贬荆州之时,将潦倒郁郁之情融入词中。”

    李纲摇头一笑:“真情实意透入纸卷,自是绝妙好词,李某不及。”

    李纲文采非凡,也填过几首好词。

    但,他长与行文。

    诗词之道,比起周邦彦这个段位,还是低了一两档。

    确实也拿不出可以与之相比的。

    仓促写上一篇,也不过,徒然自取其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