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全球试炼,开局水浒我选黄裳 > 第九章 新年快乐

第九章 新年快乐(1/2)

    “太祖长拳??”

    李琦定了定神,木木的展开第二本。

    《太祖棍法》!

    第三本!

    《清静吐纳法》!

    李琦不信邪的依次翻了几页。

    发现,里面确实画着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壮汉。

    但,或拳或棍或打坐。

    跟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你……冕仲兄乃堂堂风雅之士,为何看这等武夫粗俗的玩意?”

    李琦脸色尴尬,道。

    “这《太祖长拳》和《太祖棍法》,乃我大宋开国皇帝所创。”

    “《清静吐纳法》乃吾辈修道入门之法。”

    苏墨微微一笑:“莫非子荆觉得这等书籍,也粗俗不堪不成?”

    “这个……我绝无此意。”

    李琦脸色骤变,慌忙道。

    当今天下,最强的武功不好说。

    但,最流行的武功,却肯定是太祖长拳和太祖棍法。

    这两门武功,哪怕最轻视武夫的文臣,也至多视而不见。

    丝毫不敢诋毁!

    毕竟,整个大宋江山,便是宋太祖赵匡胤以一对拳头,一条杆棒打下来的。

    要说这两门武功粗俗不堪的话……

    等于骂了开国太祖。

    比怒喷当今皇帝,还严重的多。

    至于《清静吐纳法》乃道门入门养生功法之一。

    虽然,没太祖长拳那么惹不起。

    但,道家在北宋的地位极高。

    就连当今圣上,也是道家的粉丝。

    要对这玩意出言不逊的话……

    麻烦还是很大的!

    想到这里,李琦冷汗都要下来了。

    书店也不是很大。

    听到李琦说话,刚刚跟苏墨打过招呼的几名学子,也围了过来。

    毕竟,大家都是实在人,一心为了荣华富贵认真读书。

    如果苏墨真买了什么好书的话……

    他们自然也打算留意一下,事后翻翻。

    如果是好书的话,自当买上一本或者抄录一番。

    结果,众人望着李琦手中这三本书,同时沉默了下来。

    空气中,充斥着一股尴尬的气氛。

    开国太祖留下来的东西,当然不能说不行。

    但夸上几句的话……

    好像也怪怪的。

    而且……

    这个怎么夸啊?

    有太祖遗风?

    岂不是找死!

    “黄兄,须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学海无涯!吾辈学子,当埋头苦读,不可稍有懈怠。”

    “为何要去浪费光阴,学这武夫之道?”

    良久,一名头戴纶巾的书生,插话道。

    “我辈文人,便不应习武么?”

    苏墨迎上书生的目光,淡然问道。

    这书生有点面熟,似乎某次文会遇到过。

    但,名叫什么,苏墨一时间也想不起来了。

    想不起来,也就算了吧。

    “这……”

    那书生又下意识的看了看李琦手中的书,微微缩了缩脖子。

    平常的武学册子,他还可以喷上几句。

    但看到最上面《太祖长拳》四个大字……

    实在有点底气不足。

    一个不小心,犯了忌讳的话……

    功名肯定是无望了。

    运气不好,还可能下狱关上一阵子。

    想到这里,他心中顿时一怂,退后一步。

    “裳读书之时,最为钦佩范文正公。”

    “范公文满天下,乃我辈学子表率,不必多说。”

    “戍边西北之时,更乃国之柱石,万军一剑挡之。”

    苏墨淡淡一笑,慨然道:“如今西夏蠢蠢欲动,金辽虎视眈眈。黄某虽一介书生,也当居安思危,强健体魄,立报国之志。”

    “好!说得好!”

    “吾辈读书人,正当如此!”

    几名书生听得一怔,同时称赞道。

    作为现代人,对于古代的书生,往往也有些偏见的。

    觉得百无一用是书生,觉得文人只会想点鬼主意,拖拖后腿。

    保家卫国,开疆拓土,都是武将的事情。

    在某些时代,可能也确实成立。

    但,宋朝,却是个神奇的朝代。

    以文制武,文人论兵,都是宋朝的特色。

    书生意气,可挥斥方遒,胸怀天下,继往开来!

    亦可,征战沙场,保家卫国,立不世之功。

    虽然,大多数书生并没有军学的才能。

    很多身居军机要处的文官,确实也不懂兵法不懂谋略,没有战场经验。

    这也导致北宋的军事在后期出现积弱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