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开局一个亚空间 > 第两百三十五章 三千年的所见所闻(8000字)

第两百三十五章 三千年的所见所闻(8000字)(3/5)

过六次大大小小的危机。其中一次是碳基类生命引起的,双方爆发了小规模的战争;其余五次,都是硅基生命的主动攻击。”

    “他们和其他文明交流探讨后,得出的结论是,和自我意识有关。”

    “自我意识?”张然皱着眉头,有些怀疑地追问了一句。

    “是的,这也是我们得到的第一个重要的信息。”

    “他们的科学家认为,硅基生命……可能是没有自我意识的。”

    这位专家指了指自己的大脑:“而大多数的碳基类智慧生命却拥有自我意识,这便构成了双方的本质不同。”

    “硅基生命的大脑构造,类似于电子计算机,它们先天拥有非常强大的一套软件,相当于强人工智能般的存在。但它们的形式,却没有办法诞生自我意识。”

    听起来倒是不难理解,“自我意识”的诞生,对人类而言是一个谜团,至于如何让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那便是谜团中的谜团了。

    “由于内核层面的不同,硅基类或许能够感受到‘自我意识’这一物质的存在,精准追寻到碳基生命体。”

    “自我意识是一种物质……”张然皱着眉头,“不会是所谓的灵魂吧?”

    “不不不,当然不是,这是一种物理现象而已,不管自我意识到底是什么,‘我’的存在,对人类而言只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

    “大部分人都能明确感受到‘我’,唯有一些大脑病变的精神病患者,譬如说抑郁症之类,感受不到‘我’。”

    “电子计算机不管再在怎么聪明,也感受不到‘我’。硅基类的生命也同样如此,这应该是可以确定的。”

    张然沉默了片刻,想起了“量子意识”的说法。

    量子意识不属于科学范畴,因为它不具有重复性与可验证性。

    但它具有可体验性……

    量子意识理论认为,经典力学无法完整解释意识,意识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如量子纠缠和叠加作用。大脑中存在海量的处于量子纠缠态的电子,意识正是从这些电子的波函数的周期性坍塌中产生。这一假说在解释大脑功能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形成了解释意识现象的基础。

    再接下来的推理,便显得更加莫名其妙了。

    “我们假设这个猜想是正确的,硅基生命堪比强人工智能,如果它们想要理解碳基类,就必须要模仿着碳基生命的大脑结构,也就神经网络体系,产生一个量子意识。”

    “但这个‘我’的存在,是模仿着产生的,故而得接受思维被同化的命运。”

    这位年轻的谈判专家压低了嗓音:“果冻的大脑,可能就是思维被人类同化了,才丧失了攻击性。”

    “而那个所谓的‘阿米巴’硅基种族,可能也被某一物种给同化了!”

    “于是他们变得异常喜欢交易,而我们遇到的这个虚空变形虫,尚未被同化,于是具有很强的攻击性。”

    张然愣在原地,屏住了呼吸。这个猜想……

    “然后接下来是我们自己的推测,我们不是从绿星人那里得到了消息吗……5亿年前,硅基文明第一次出现在我们这个宇宙的‘江波座’,这个硅基文明第一个接触的文明是低级文明,该低级文明沉迷于化学极乐不可自拔,也就是一个嗑药文明。”

    “硅基文明模仿着构造了自我意识后,出现了大量的自我意识,产生沉沦个体……所以它们干脆摧毁了整个碳宇宙。”

    张然瞪大了眼睛,差点忍不住想要在喉咙里发出“嘎”的一声。

    这个推测简直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了!

    也就是一个嗑药的低级文明,加速了宇宙的死亡!

    可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离谱的事情呢?如同神一样的硅基文明,怎么可能如同碳基类一样沉迷于嗑药呢?

    简直不可能啊,大脑的构造都是完全不一样的,碳基类的成瘾性药物对硅基类物种不可能有任何效果!

    “大脑构造即便不一样,但它们能够模仿啊……一旦它们在计算体系中,通过构造神经网络体系,模仿出自我意识,这个‘我’将不会轻易消失,这也是一定的。”

    “‘我’意味着全世界,‘我’的存在是生命中的全部,没有‘我’的世界,和世界被毁灭没什么差别,这是碳基类的普遍想飞。”

    张然点了点头,是的,自我意识一旦出现,将不会轻易地消失。

    “它们模仿的是低级文明的‘我’,基因哲学之类的也全都照抄,于是将低级文明的恶习全都学到了。”

    “剩下的硅基类看到同类变得如此莫名其妙,干脆把整个碳宇宙都炸了。应该是下意识的自我保护吧。”

    “可是……可是……”

    张然心中一阵恶寒,突然觉得,果冻和零的性格有点像……

    都非常安静,都不喜欢动脑子,而且还喜欢撒娇卖萌,同样非常的慵懒,能发呆就尽可能的发呆。这是他的错觉吗,还是一种必然现象?

    周成峰心中也同样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