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两年后的初春,岁的墨宝踏在了国的土地上。
经过长途的飞行,刚下飞机的墨宝面色稍显疲惫。
墨宝这次的国之行非常低调,要有寥寥几人知道她的此次行程,机场里没有成群的媒体,也没有大堆的粉丝。
这两年里,墨宝没有参与任何影视剧作品的拍摄,存片《追凶》也没播放,只参加了一两个综艺的录制,偶尔在屏幕上露露脸,不至于让人遗忘。
仅有的几次公开露面,还是赵小云极力争取的成果,不然墨宝可能压根儿不接任何活。
但这也不能怪墨宝,她可不是因为消极怠工才会如此。
导致她根本没空接活的“罪魁祸首”是王教授。
因为墨宝的优异表现,她早在进入王教授实验室的第一年就荣升为首席实验助理。
大三时,墨宝在实验过程中找到了对sa起关键作用的一种反义寡核苷酸的提取方法。
这对实验的成功是关键性的一步。
提取方法的发现意味着王教授的药物研发实验已经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只差一点点就能成功了。
希望就在眼前。
可有时候,胜利就像眼前的山,看似近在眼前,却得经过长时间的跋山涉水才能最终走到。
差的最后这一点点却是一个技术难点在提取这种反义寡核苷酸的时候还会有一种伴生酶附着,需要进行提纯才能最终入药。
而提纯技术却是最难的。
墨宝做为提取技术的发现者被推为攻克此难题的主导者,大学里的最后两年里,她几乎整日都扑在实验室中。
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墨宝带领的团队终于攻克了这个难点,发明了提纯技术,最终成功研发出治疗sa的药物。
并且此药目前已经进入了临床实验阶段。
这次的实验成功,最大的收获不是研发出了药剂,而是墨宝发明的药物提纯技术。
这一技术的适用性很高,很多药物通过这一技术的提纯都能大大提高药性,从而提高药效,最终提升治愈率。
王教授明白墨宝是发明这一项技术的最大功臣。
他一点都不贪功,在写学术论文发表于学术刊物上时,把墨宝的名字写在了论文署名的第一位,而他自己则排到了第二位。
论文一发表,立刻引起了花国乃至全球学术界的震撼。
同时,很多人看到论文署名时都会产生一个疑问王教授是不是写错了顺序?
明明是王教授实验室的实验,怎么署名第一位的不是他,而是陈墨,一个在学术界名不见经传的人。
科学家们也是人,也会好奇和八卦,很快墨宝就在学术界再次爆红了。
是的,再次。
之前她曾因学科竞赛的精彩表现在全球学术界爆红过。
这次,当科学家们发现这个陈墨原来就是多年前的那个陈墨时,释然了,心中产生了【原来如此,难怪了】的情绪。
天才嘛,天才总是会出其不意地给世界带来惊喜。
同时,他们也对学术界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投来了更多的关注。
不止学术界对此事关注,花国官方也非常关注此事。
这一实验的成功,对花国的医药界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是花国有自主生产sa特效的能力,更意味着从此花国在药物提纯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
官方大力肯定了王教授的团队,并授予了王教授和墨宝“花国最高科学技术奖”。
官方一出面,媒体立马就闻风跟上,开始报导这件事。
当他们在受表彰现场看到科学家陈墨就是那个童星出身的演员墨宝时,震惊了。
这种跨界完全超乎他们的想像!
科学家+演员=墨宝!
在墨宝之前,历史上集演员和科学家于一身的只有一位,上个世纪初发明无线电的一位犹太籍女演员。
想不到在他们有生之年居然又出现了一位!
媒体们,特别是那些娱乐传媒们更是震撼不已,此刻他们已经无法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原以为两年没出新作的墨宝从此会在娱乐圈沉寂下去,没想到她居然悄无声息地干了件大事!
疯了!媒体们疯狂了!他们急不可待地想把这一份冲击分享给大众。
于是,一时间,全花国上下铺天盖地都是墨宝发明了药物提纯技术,为花国乃至全球医学领域做出极大贡献的新闻。
墨宝时隔两年多再次站上了热搜版第一,不是娱乐榜的第一,而是总榜的第一。
她总是会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在最醒目的位置,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国人们看到这一消息后沸腾了!
「墨宝!天哪!我看到了什么!」
「不会发明特效药的演员不是好科学家!」
「所以墨宝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