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从小说家开始修仙 > 第一百九十二章:蹊跷

第一百九十二章:蹊跷(1/2)

    越州刺史吴白?

    孟川微微皱起眉头。

    自己和对方没有任何交集,是如何知道,自己来到荡州湖畔的?

    而且还很确切的知道自己的位置...

    关键还知道自己长什么模样。

    他现在不仅是六科给事中,还是大魏行走。

    当初兖州府刺史苏羽见到锦衣卫的燕北行,都要稍微尊敬些。

    如今,他现在的官职,可比燕北行高多了。

    而且大魏行走,每到一地,皆如皇帝亲临。

    受到吴白的礼遇,也是应该的。

    只是...

    “吴大人为何知道本官在此?”

    孟川直截了当的将心中疑惑问了出来。

    此时。

    整座拱桥乃至荡州湖两岸的人,都开始猜测起孟川的身份了。

    能让刺史大人恭敬作揖的人,肯定是一位大人物。

    他到底是何方神圣啊?

    难道是朝廷里的大官?

    可是看样子这么年轻,官职能高到什么地方?

    莫非是什么皇亲国戚?

    许多想法,窜在他们的脑海里。

    最终,他们觉得,那个带着一猴一狐的青年男子,肯定是皇亲国戚,没准他手上那个极为引人注目的玉扳指,就是身份的象征。

    在大魏朝,不是所有人都能戴玉扳指的。

    只有那些官老爷或者是皇亲国戚们,才配戴玉扳指。

    想到这里,他们对孟川无不肃然起敬。

    一开始就该想到,戴着玉扳指的这位青年男子,其身份肯定非同寻常。

    “启禀孟大人,下官之所以知道您在此处,是因为此前就已知晓,您要替陛下行走天下,体察民情,您的行踪,很多人都在关注,当然也包括下官,在这里,向孟大人赔罪了。”吴白如实道。

    孟川还是感到疑惑。

    即使有很多人关注自己的行踪,又能如何?

    光是从杭州到越州的路,就有几十条,他是如何知道自己从哪条路而来?

    还能第一时间清楚自己在哪?

    这确实很让人感到蹊跷。

    “吴大人来见本官,所为何事?”孟川问道。

    即使点破那其中蹊跷,吴白也不会实话实说。

    “不瞒大人,知道您来到越州以后,我们越州的大小官吏,都在越州城门前等着您呢。”

    吴白点头哈腰道。

    他的驼背很严重,孟川猜测,应该是卑躬屈膝习惯了。

    就二人谈话期间,吴白一直弯着腰,放在常人,只怕早就觉得有些劳累了。

    可见其秉性如何。

    地方官吏,见到来自京城的大官,基本都很客气。

    倘若人家在皇帝面前说上两句好话,或者是与吏部关系匪浅,能照拂自己一二,哪怕是跑到京城里当个不入流的小官,也是极好的,最起码有利于后代子孙。

    毕竟,京城那地方,可汇集着整个大魏朝的达官显贵。

    当然,也有例外。

    最起码江南道的节度使,不愿跑到京城受委屈。

    好好做自己的土皇帝不舒服吗?

    “本官不喜欢热闹,你让他们都散了吧。”

    孟川挥了挥衣袖,示意吴白可以离去了。

    但是他此来的目的,就是想将其请到越州城,如今这个目的还没功成,自然不会罢休,“孟大人,您奉皇命游历天下,理应要去我们越州城瞧瞧啊,毕竟,我们越州城,可是江南道大城,京城里给大臣们的粮食,全部出自我们越州...”

    朝廷里的俸禄,一般分为三大部分。

    其一,银钱。

    其二,布料。

    其三,粮食。

    像孟川六科给事中,他每个月所需的米粮等,都是由朝廷提供。

    换句话说,五品官在朝廷的待遇就是,管吃管住还管穿。

    衣食住行全面包括。

    即使俸禄很少,也活得比绝大多数人滋润。

    至于五品以上的官衔,待遇则更为优厚。

    就拿吕渊来说,除了最基本的俸禄之外,每到逢年过节,皇帝还会赏赐一大堆东西,普通的金银等物,已经不入流了,皇帝赏赐的物甚,大多都是修行能够用到的灵石等。

    这玩意更值钱。

    丞相府是赏赐的,即使吕渊死后,那座府邸,也是吕家人的。

    所有的侍女或者侍卫数量得规格,都是皇帝之下最高的。

    换句话说,只要达到了中枢大臣的级别,钱财之物,便等同虚设了。

    他们需要的,不再是所谓的钱财了。

    三品左右,就可以在大魏朝实现财富自由。

    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怕这些高官还会谋财贪污,那样的话,就有些可怕了。

    假如一位六部侍郎贪污,肯定会对国家和黎民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