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起身,行礼道“打扰先生修行,还请恕罪!”
“今日结识朝中英杰,又有大事即将发生,因此特意将先生请来,与先生共议。”
“也正好请教先生,如今朝堂之事,究竟是何等乱局?何去何往?”
“无妨,坐下说话。”林南说着话,看向面前粗壮矮小、其貌不扬的人,“这位是?”
“典军都尉曹操,字孟德,见过先生。”曹操拱手说道。
林南微笑“世外修行之人,林南,有礼了。”
“我本来还想,或许过上些年月,才能见到曹孟德;不成想,今日就能见到,可见冥冥中也是有天意天数。”
曹孟德若是早先听到有人在他面前这样说,定然以为是装神弄鬼,不屑一顾。
不过林南就在当面,又有陈琳推崇备至,他难免要多想一些。
“先生此言,似乎对在下颇有了解?”
“有一些了解,但是不多。”林南说道,“听闻你小名叫阿瞒,曾经故意骗过家中大人,与袁绍厮混。还有人给你评语,说你是治世能臣,乱世奸雄。”
此言无礼,哪有第一见面说小时候小名、丑事之类的?
曹操脸上怒色一掠而过,面上做笑“先生可真是神通广大,在下生平竟然了然于胸。”
“难道说,先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林南摆摆手“我知道你性子霸道,这时候估计是厌恶了,强作笑脸。其实没必要,我也不过是随口一说,接下来真的要和你们说一说大事。”
陈琳请曹操、林南各自落座。
曹操也不再掩饰自己的不悦,尤其是被林南说破之后,更是恼羞成怒“有何大事,不妨说来听听!”
林南微笑“大事,不是你们回来要跟我说的吗?何必让我来说?”
曹操讶然,心道此人的确异于常人——异于常人地令人厌恶。
陈琳却是没有多想,即便他看出来林南与曹操相处不佳,也并不以为意。
作为宾客,双方互相看不过眼,这是常有的事情,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将何进要召全天下诸侯来洛阳,诛杀十常侍的事情告诉林南,陈琳叹息一声,顺便把自己和曹操的意见也告诉林南。
林南闻言,神色冷淡“此事,真乃是妖魔在人心。”
“外因不重,重在内因。”
“此言何解?”陈琳问道。
林南说道“何进为何邀请天下诸侯来洛阳,你们想过没有?单纯因为他足够蠢?”
陈琳和曹操心道要不然呢,何进还不够蠢吗?
“不仅仅如此,而是,有些人给了何进足够的危机感。”林南说道,“近两个月以来,谁最和何进同进同退,深得何进信任?”
“袁绍袁本初。”陈琳说道。
曹操也说道“确实是袁本初。”
“朝廷三公也和大将军同进同退,是吧?”
“事实上掌控三公,掌控朝堂的又是谁?”
林南问出这个问题后,陈琳想也不想,回答道“当然是大将军,他手握军权,参录尚书事,朝堂皆听他号令。”
林南微微摇头,看向曹操。
曹操本来也没有想到——现在的他,还是汉室忠臣,并且还和汉朝名门望族,文臣们同一立场。
还真没想过,名门之中,居然有人对汉朝不忠,包藏祸心!
毕竟桓灵二帝之后,名门望族刷满了天下文人的认知,一说他们,都是忠心耿耿,为国不惜生死,一说皇帝,那就是昏君。
如今曹操想一想林南的第一个问题,再看第二个问题,心中已经悚然。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袁绍袁本初。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袁家。
袁逢为司空,袁隗为太傅,三公占据两个,再加上四世三公的影响力,实际上三公与朝堂,都是他们在控制。
袁本初与袁家表面上与何进是一体的,何进有什么命令,无不听从。
“是谁告诉何进,十常侍要害他?是谁说,何进毒杀董太后的事已经泄露?”
林南继续问道。
曹操此刻,已经心中佩服此人,明白了陈琳为何如此推崇他。
“是袁绍袁本初。”
“他告诉大将军,十常侍要害他,还说大将军毒害董太后的事,已经被十常侍泄露了!”陈琳这时候也已经明白过来,额头上冒出冷汗。
“那么又是谁,建议何进,召集天下诸侯来洛阳作乱?”
曹操已经按剑而起,厉声道“还是袁绍那匹夫!”
“我今日便带兵诛杀袁绍并袁家满门,为大汉除去祸患!”
“孟德,你心急了。”林南说道,“我还没说完。”
“你知道袁家这布置,有一个什么问题在里面吗?那就是如何保证何进会相信外面的诸侯可靠,而不是相信手下的将士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