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长生金榜现世,我竟然是苍龙七宿 > 第7章 第十一名,真人张三丰

第7章 第十一名,真人张三丰(1/2)

    此时,空中的天籁之音再次响起。

    【九州·长生榜】

    【第十一名张三丰】

    当“张三丰”三个字出现时,众人既觉得诧异,又觉得合乎情理。

    “第一个上榜的,由睡功入道,不知道这第二位又是如何修炼的?”

    “他长生的法门又是什么?”

    大明宫廷

    朱元璋:“原来是武当山的掌门,朕早有听闻,他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不知道具体岁数是多少?”

    朱元璋龙颜大悦。

    有大明的子民上榜,固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如果有天材地宝的奖励,朝廷可以跟这个张老道商谈,跟他交易。

    刘伯温看到榜上的名单,脑海中顿时也有个主意。

    他想,如果让张三丰来朝廷当国师,把长生的法门传给皇上和朝臣,那么大明王朝岂不是可以万寿无疆?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朱元璋。

    朱元璋大喜,一拍大腿说:“这个主意好。刘爱卿,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三日之内,必须把他请到皇宫来。”

    刘伯温:“……”

    “皇上,我只是说说而已啊。三日内找到张三丰,神仙难办啊。”

    刘伯温想抽自己一个嘴巴,都怪自己多嘴。

    朱元璋沉下脸:“君无戏言,此事就这么说定了。”

    其他大臣嘴角一抽,偷偷想笑。

    有大臣跟刘伯温平日里素有嫌隙,此时更是高兴得不得了,暗自道:“刘伯温爱在皇帝面前显能。这下好了。要是三日内找不到,有他好看的。”

    汉朝长乐宫

    汉武帝刘彻瞧着榜上的名单,若有所思。

    群臣静默。

    半晌,刘彻问公孙策:“爱卿,你说这个张三丰炼不炼丹?他上榜不会是靠炼丹实现的吧。”

    良久,无人响应。

    刘彻不悦,回身见群臣尽皆跪在石阶下。却不见公孙策的身影。

    刘彻问左右:“新任丞相哪里去了?”

    太监扯着尖细的嗓子,答:“禀吾皇,丞相去炼丹殿监管炼丹去了。”

    刘彻点点头,心中满足。

    暗自道:“还是公孙丞相最懂寡人心意。”

    武当山

    众多小道士停下修行,稀奇地瞧着天上金榜。

    “师祖上长生榜了。”

    “长生榜上有师祖!”

    有人小跑到紫霄宫前,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师祖。却在殿前被大弟子宋远桥拦了下来。

    宋远桥:“慌慌张张干什么,一点也不像我武当真武传人风范。”

    小道士一慌:“师伯,弟子知错了。弟子只是想把师祖上榜的好消息告诉他。”

    宋远桥叹了口气。

    这个小道士不过七八岁,刚拜师才一个礼拜,完全不懂规矩。他也不忍心责怪。

    宋远桥要他先回去。日后自会转告。

    此时,师父张三丰正在闭关修炼,他绝不允许有人这个时候打扰。

    不过,这个好消息嘛,等师父出关,他自然还是要告诉师父的。

    少林寺

    方丈空闻大师身披红色袈裟,单手念佛,仰望苍穹。

    喃喃自语道:“没想到会是他。”

    低辈的僧侣们,见方丈如此说,均窃窃私语起来,询问上榜之人跟方丈是否认识。

    戒律院僧人喝叱:“少林寺之内,绝不允许谈论这个叛徒。”

    年轻的僧侣听到“叛徒”两字,均不敢再言论。

    不过心下的疑问却更深:

    上榜的张三丰张真人,居然也曾经是少林和尚?

    而且还是叛徒?

    有弟子小声道:“叛徒都能上长生榜,想必前十名必然有我少林派弟子。”

    众人顿时为自己身为少林弟子的身份而自豪。

    其余众弟子也均觉,说不定有朝一日自己也能上榜。

    戒律院高僧瞧着空闻方丈的背影,再斥:“休得胡言!”

    空闻方丈摆摆手,制止这高僧。

    良久,方才道:“此事没什么不能说的。当年这件事,是少林做错了。”

    【懵懂少年,初入少林】

    伴随着严肃、神秘的天籁之音,金榜上缓缓出现一副画面。

    一个农家少年跪地拜师。

    站在少年对面的,是少林辈份极低的和尚觉远。

    觉远浓眉大眼,长相憨厚,挑着一副铁桶扁担。

    少年看上去也有点腼腆、木纳。

    两人像是一对笨笨的师徒。

    觉远对少年极好。

    两人在少林寺的柴房里对话,觉远教少年引气吐纳、修心养身之法。

    少年名叫张君宝。

    师徒二人情同父子。

    某日,觉远被戒律院带走。

    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