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长生金榜现世,我竟然是苍龙七宿 > 第3章 长生榜,第十二名陈抟老祖

第3章 长生榜,第十二名陈抟老祖(1/2)

    天籁之音继续:

    皇皇九州,有人三十而殁,有人六十而终。

    有人历经百年而不衰,依然健在。

    有人遍历王朝更迭,却青春常驻。

    短寿之人如驹过隙,任光阴蹉跎。

    长生之人坐看世间变迁,只当作游戏一场。

    盘点任光阴如东逝水,却依然长存于世的人物。

    九州长生榜。

    大明奉天殿

    “长生金榜?”

    朱元璋率众大臣矗立于殿外,满腹狐疑。

    “是何人在故弄玄虚,长生这东西,俺可不信。”

    众巨听闻齐齐跪倒。

    如此忤逆上天的言论,也只有朱皇帝敢说得出口。

    刘伯温劝言:“九州确实存在众多长生者,据臣所知就已经不下四位。皇上慎言。”

    朱元璋皱眉:“叫朕慎言,刘伯温你好大的胆子!”

    刘伯温惶恐。

    “臣失言了,皇上恕罪。”

    朱元璋瞧着天空的金榜,陷入沉思。

    “世间真有长生者?”

    “朕倒要看看是何人上榜,可否有我大明王朝子民。”

    朱元璋当即令人搬出龙椅,端坐于殿外。

    又差人搬来太师椅,赐座于众臣。

    独乐不如众乐。

    君臣一起观赏。

    大唐太极殿

    大殿四周戒备森严,李世民缓步出殿。

    “刚派人去探查楚地长生不老药一事,天上便现金榜。此乃天助我也。”

    他搜集众多炼丹术士炼制长生不老药已有数载,至今无果。

    多年追求长生未成,甚是忧心。

    长孙无忌:“臣闻贤明帝王者,从不追求长生。”

    李世民:“是朕不够贤明,所以炼丹无果。从今日起,朕要广开言路,广纳四方进谏。长生一事必成。”

    长孙无忌:“……”

    李世民吩咐左右:“传朕口谕,凡像大秦一样贡献长生良方者,重赏!”

    太监一扬拂尘,俯身叩首:“遵命。”

    李世民瞧着天空的金榜,心想,不知会是何人上榜?

    长生的法门又是什么?

    与此同时,九州大陆上的各路豪杰,武林宗派也纷纷议论起来。

    曹孟德:“天降祥瑞,孤终将成一路诸侯。”

    刘备三兄弟。关羽、张飞拉来刘备:“大哥,此时夺取荆州,恐是天赐良机。”

    刘备摇头:“不可。当务之急,是邀请上榜之人做军师。我当亲往,三顾茅芦。”

    天籁之音继续:

    年有十二月份,地有十二地支,人有十二生肖。

    故以十二为限。

    此时,金榜上缓缓出现一行字幕:

    【九州·十二大长生者】

    【第十二名陈抟老祖】

    “陈抟老祖是谁?”

    众人瞧着金榜上的大字,均是满脸疑问。

    “快快查明此人来历,务必邀来咸阳。”

    东京延福宫。

    徽宗赵佶很是高兴,“没想到,第一个上榜的,竟是我大宋子民。”

    此上榜之人与大宋两位开国皇帝均有交情。

    “真是天佑我大宋。”

    金榜上的字幕很快隐去,接着出现一段影像。

    两百年前,亳州真源有个婴儿诞生。

    男婴天性呆笨,

    长到四五岁还不会开口说话。

    这日,他在涡水边玩耍。一个青衣妇人从浓雾中走来,替他喂乳。

    吃奶后,奇迹出现。

    男婴忽然变聪明,开口说话。

    随着年岁增长,愈发聪明。

    长大后的陈抟更是聪颖过人,熟读经历百家,过目不忘,一见成诵。

    少年陈抟成长于普通家庭,有着普通人的志向——科举入仕。

    二十九岁,陈抟前往洛阳应考进士。

    【少年熟读百家,奈何无法适应科举考试,最终名落孙山。】

    天籁之音伴随着金榜上的影像,作出讲解。

    太极殿前,李世民惋惜不已,“如此人才,何须科举入仕?”

    徽宗赵佶:“可惜那时朕未出生,否则破格录取。”

    科举落第,有人再接再励,奋发向上,有人看透人世,转而走上他途。

    时值乱世,战争不断。

    多少空有才学之人,纷纷入山隐居。

    少年意气,倔强生长。

    “即使不入仕,我也要活出另一番精彩!”

    陈抟落第后,散尽家财,开始游山玩水,寄情于江湖。

    某天极为疲累,睡在了山洞中。恍惚中,洞口出现两个道人。

    道人告诉他,武当山九岩室可以隐居。

    道人自称孙君仿、獐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