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同样派人送了一份信,交给了左天问。
挥挥手,让这东厂的小太监离去,左天问看着魏忠贤心中的内容,脸上不由的笑了起来。
这魏忠贤,倒是有些魄力。
这封信一共有两份,一份被魏忠贤送进了宫里面,另外一份,则是在左天问的手上。
里面的内容也十分的简单,是魏忠贤想要去悼温的公主府做事的请求。
今日,自己在宫内与魏忠贤说的那番话语,看样子魏忠贤是听进去了。
身为天启的忠犬,靠着天启才能够拥有现在的权势。
魏忠贤能够狠下心来,离开靠山前往公主府,这样的气魄,可不是说有就能有的。
魏忠贤能够成为那九千岁,还是有着由头的。
给他一点机会,这家伙,能够将他无限扩大,再慢慢的往上爬。
体内的炁体流动,刹那间将手中的信件挣得粉碎,犹如面粉一般的从左天问的手中流逝。
魏忠贤为人有些贪婪,而且性子胆小,看起来毛病是不少。
不过有毛病是好事,有了毛病才能够任人拿捏,主子用的才能够放心。
这一点魏忠贤看到很透彻。
同样左天问也跟天启是一样的心思,人有些小毛病没有事情,只要能够做事,那就是个好属下。
魏忠贤贪婪,喜好权势,但是交给他的事情,他能够安稳的办妥。
这样的人存在,对于大明来说,是件好事情。
这也是左天问愿意保下魏忠贤的最终原因,这大明王朝的朝堂几乎是烂透了。
清洗是必然的,可是刀锋的洪水流淌之后,还会留下那些人,这些事情,现在就有必要开始考虑了。
不过魏忠贤恐怕是想不到,自己就算是去了公主府,他背后的靠山,依然不会有丝毫的变化。
事情发展的太快了,左天问自己都没有想到,崇祯的事情竟然会这么快就冒出头来。
索性,左天问就将计就计,直接将这信王崇祯推向了明面。
毕竟,崇祯暂时代替天启,管理朝政这件事情,也是左天问跟天启商量好的。
枪打出头鸟,有着东陵君子支持的崇祯,做这个出头鸟,怎么看都是极为的合适。
毕竟只是代理朝政,要是这期间做不好,这个位置做的可就不是那么稳当了。
为了自己国本的身份,为了日后崇祯能够做上龙椅。
这朱由检和东陵君子,都会在这朝中做出一番模样来,至少也要让那天启感到满意。
朝中的势力,此刻也就分为了四方,替天启做事,代表着东厂太监的魏忠贤。
那有着无数军中势力,树大根深的圈养家猪,勋贵世家。
还有就是最近斗在一起的东陵君子和锦衣卫的左天问。
这四方势力里面,身为东陵君子最大的仇人,被他们成为阉党的魏忠贤去了公主府。
这种事情,在朝堂之中算是变相的服软,就算东陵君子十分想要对魏忠贤动手,此刻也需要顾忌一番。
这是规则,也是朝中默认的规矩,退者不逼,这种事情是大家共同的认知。
东陵君子自己绝对不会主动打破这个规矩。
毕竟默认的规则里面,受益最大的,可是他们这些东陵君子的文官。
刑不上士大夫。
这种事情上百年前就被这些文官给重新抓了起来,虽然不是皇帝亲口承诺的事情,但也成了朝中共识。
那些东陵君子敢打破朝中规矩,天启和敌手自然也有理由能够对东陵君子下死手了。
到最后,受伤最大的,肯定还是东陵君子他们自己。
魏忠贤不能动,因为他已经退出了这个游戏的桌子。
左天问。
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的左天问,这些东陵君子还没胆量对他动手。
不然那些东陵君子的黑料频出,到时候是谁对付谁,都讲不清楚。
那最后剩下的,也就只有这最好欺负,富得流油的勋贵世家。
勋贵世家掌控着军队的势力,影响不了朝堂。
而此刻,曹家倒台,原本还有主心骨的勋贵世家,此时就像是一盘散沙。
兵部尚书孙承宗同样也开始插手军队,甚至还将曹家原本的份额吞了下去。
令本身就处境艰难的勋贵世家,更加的雪上加霜。
这种时候,不找软柿子捏,那还有更加合适的存在吗。
解决了困扰大明王朝许久的勋贵世家,让军队为止清朗。
说不定辽东紧张的战事都能够有所转机,这些事情要是做好了,那可是大功一件,绝对算得上出色的政绩。
目标对手,左天问已经帮这些东陵君子安排好了。
最后走上去的梯子,他也同样搭建完毕。
剩下的,自然是看崇祯和这些东陵君子的表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