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综武:春秋仙甲,我有一剑问天人 > 第三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

第三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1/2)

    撞破那拦路千骑后,王钟阳一路再无阻拦。

    终于在一个清晨之日,赶到大兴城之外。

    此时太兴城城门内外闲杂人等都被城门校尉早早肃清。

    当渐行渐近的马队踩踏出比落雪震耳百倍的轰鸣,城墙上众人看到那一队黑衣骑兵,无不屏气凝神。

    不少身着便衣混在在人群中的后隋官员,都怀揣着昨夜奋笔疾书写就得奏章,寻找着王钟阳的身影。

    这些手拿筹码的精明官吏已经做好了下注的准备。

    马队缓缓踏入城门。

    除了马蹄声,似乎整座后隋京城都开始寂静无声。

    直到被护卫在中间的马车愈行愈远,消失在重臣住宅云集的内城后。

    不少人懊恼的拍着自己的大腿,暗恨自己太过怯懦,白白错过了当众投效,平步青云的机会。

    王钟阳返朝之事终于尘埃落定。

    没有看到想象中热闹的人群纷纷散开,各自做起了活计。

    此时,城门外有四个缓缓行来。

    其中两名老人并肩而行,一人着黑色华贵绸缎,样貌高古,不苟言笑。

    另一位身穿俭朴麻衣,一副寻常富家翁的装束。

    一魁梧壮汉和一名气质出尘的年轻人跟在两人身后。

    从两人身侧走过的贩夫走卒,偶有注目视线,都放在了黑衣老者身上。

    委实是这黑衣老者浑身气势太重,一副生人莫近的模样。

    只不过年迈苍老,行人只是多看了两眼,便不再上心。

    至于富家翁一般的老人,就更是不惹人注意。

    毕竟大兴城作为后隋国,一个石子从天而降都能砸到不少门阀子弟和官员大吏。

    谁乐意瞧一个满脸乐呵呵的老头儿?

    但任由这些自诩天子小近臣的市井小民猜破脑袋,都没想到这两名老人,正是那能够决定后隋国运的朝堂巨擘。

    杨素和王钟阳。

    穿过城门侧孔,王钟阳与杨素缓步前行。

    王钟阳负手于后,呵呵笑道:“杨丞相,没想到你今日居然会亲自迎接我入城,着实让老夫惶恐不安啊。”

    杨素侧头看向他,那常年锋如利剑眼神微微柔和了一点,轻轻道:

    “我杨素是宁教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的性子,但是十年前您的提拔之恩我一直铭记在心。”

    “虽然您与我政见不合,但我杨素的老师依旧是您王尚书。”

    王钟阳呵呵一笑,说道:“杨丞相这话言重了,就算没有我,你也有一万种办法平步青云,老夫当时不过是猪油蒙了眼,现在悔恨的紧呀。”

    杨素脚步一停,眼底闪过一丝哀痛,叹气道:

    “老师,你我之间当真没有回转的余地,非要生死相向?”

    王钟阳同样止步,微微抬头看着那昔日得意弟子,伸出三根手指:

    “从老夫返乡省亲开始,你杨素一共杀我三次。庙堂之上一次,栖霞王家一次,浩然城外一次。泥人也有三分火啊!”

    这时,跟在杨素身后,天生一副猛将模样的魁梧汉子插口说道:

    “王尚书,丞相从没有想过杀您,次次下令都是只可阻拦不可伤人,要不然您怎么可能毫发无损回到大兴城?”

    王钟阳眉头一挑,斜眼瞪了过去,毫不客气骂道:

    “张须陀,照你这么说,老夫还要感谢你们二人?当年老子就觉得你是个榆木脑袋,过了这多年,你还是一点长进没有。”

    “怪不得我后隋武备积弱,有你这样的将军,谈何强盛?”

    执掌一州行伍,麾下士卒十万的张须陀面色涨红,一双巨拳攥的咔咔作响,却依旧不敢发作。

    王钟阳看他这副隐忍模样,不止没心软,反而更加愤怒。

    “要是老夫像你一样被人指着鼻子骂,哪管他对面什么身份,早就抽刀子上了。”

    “你一个手握大权的将军,骨子里没点血性,非要学那官场中人的隐忍城府,落得现在一副不伦不类的模样!”

    “将军做成你这样,丢人!”

    王钟阳口中唾沫横飞,一顿狂风骤雨般的数落看得魏屠苏心惊肉跳。

    生怕张须陀忍不住给他一拳,直接将他送上西天。

    王钟阳像是骂累了,喘了两口气,看向杨素道:

    “行了,现在我人也得罪死了。如果你再不下狠手,底下的人可就不服你了。”

    杨素极其认真的回了句他们不敢,陪着王钟阳继续往那皇城走去。

    两人一路再无对话,直到那明黄宫墙出现,杨素才扭头轻声问道:

    “老师,跨过这一步,我们师徒只能生死相见,您真要如此吗?”

    “道不同,不相为谋。”王钟阳神情淡漠的回道。

    杨素点点头,再看向前方时,眼中已经满是寒芒。

    他不再跟随王钟阳脚步,跨开步子走到前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