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对话古今:我打造节目,国宝有灵 > 134 尘封三千年的历史

134 尘封三千年的历史(2/3)

 一切都是古董商人制造的骗局。

    而古董商人,为了谋取私利,确实在其中编造了很多谎言。

    他们隐瞒了甲骨文真正的出土地点。

    有的说是汤阴出土,有的说是卫辉出土,众说纷纭。

    但是就是没有一个人,说是安阳西北五里的小屯村出土的。

    而在其中,发现了甲骨文真正出土地点的,是金石学家罗振玉。

    他坚信甲骨文上刻写的是非同一般的历史秘密!

    殷王名谥十余。

    也就是说,在他发现的甲骨文中,有商王的名号十多个。

    正因如此,罗振玉恍然大悟,这所谓的甲骨文出土地点,应该就是商朝的都城。

    殷!

    这个消失了有三千年的古代都城,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出现在众人眼前。

    隐藏在甲骨背后,曾经失落的殷商文明初露端倪。

    如果没有甲骨文,在大众的认知之中,这个时代,还是一种神话。

    神话的时代,会有着什么样的历史?

    我们不知道。

    至少在甲骨文出现之前,商朝所处的时代,就是一团迷雾。

    但在甲骨文出现之后,至少是商朝的存在,我们已经可以确信。

    没有任何人能够怀疑!

    这就是文明的明证,证明文明的存在,有迹可循。

    而不是来自于胡编乱造。

    公元前1300年左右,经历了九世之乱的商朝,迎来了有史以来最为杰出的王。

    盘庚!

    他带领着臣民,开始了一次宏大的迁都之旅。

    从黄河以南的奄地,西渡黄河到殷。

    安阳,洹河。

    浩浩荡荡的洹河水在这里绕成了一个大大的“几”字形。

    沿着洹河回溯,时光的另一头,在三千三百年前的某一天,迁徙的队伍从远方而来。

    他们看到了这一条大河,看到了一个森林茂密的地方。

    他们将在这里,建立一个崭新的都城。

    并在这里,传承八代十二王,延续商朝国脉。

    历时二百七十三年,后人因此也称之为殷商。

    商朝自此稳定下来,并且不在频繁的迁徙。

    在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人们,建立起了一个繁华的国都,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可以确认的,华夏最早的汉字系统。

    “作为华夏最早的成熟的成体系的汉字系统,甲骨文是一种单纯的象形文字吗?”

    “它是一字一音,还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易泽的声音出现在不断推进的画面之中,就像是一个恰当好处的旁白,补足了画面呈现不出的部分。

    同时,也带给了观众许多的思考。

    这次的问题,很明显的远比之前的更加复杂。

    许多大佬销声匿迹,至于一般的观众,更是不敢出声。

    这种很明显的已经涉及到了一定专业性的东西,三言两语之间,其实很难去解释清楚。

    画面在不断的呈现着甲骨文的图片。

    一个个刻画在甲骨上的文字,呈现在观众面前。

    他们发现,甲骨文字,不但已经能够完整地记录语言,而且,

    它已经脱离了原始文字阶段!

    也就是说,甲骨文字进入成熟,已经有一段不短的时间。

    “甲骨文的数量非常多,经过统计,甲骨文字单个的文字数量,已经超过四千!”

    如此多的文字,能够表达的概念,会相当的复杂。

    就好比,如果世界上只有两个数字0和1,它们彼此之间不重复的组合,只有01,10两种。

    而如果有三个数字,012,彼此之间不重复的表达就已经有010210201221012021102120201210,达到了十二种。

    仅仅是多出了一个数字而已,所造成的表达,就多了十种。

    当数字的数量越来越多,所能够表达出的信息也就越多!

    文字同样也是如此。

    数量决定了文字所能表达出的意义,会有多么的复杂。

    两个单独的汉字,能够表达出的意义明显是有限的。

    但是四千个成熟的文字,能够表达出多么复杂的含义?

    而且,这还是在没有提及文字的词性之前,做出的假设。

    如果再加上词性,语法,能够表达出的含义,超乎人的想象。

    甲骨文,所具备的词性,相当复杂。

    现在所说的所谓名词,动词,代词,副词等等词性,全部被包含在其中。

    那么,甲骨文字是一种单纯的象形文字吗?

    并非如此。

    甲骨文字并不等同于象形文字。

    准确的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