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红楼姑爷 > 第二百四十三章早朝

第二百四十三章早朝(1/2)

    

    太和殿内。

    待赵昕走了进去,众百官皆以在列,见赵昕到来,众皆行礼。

    赵昕面色如常,首先便朝着他的便宜老师走去,作揖道“学生见过老师。”

    陈岩之连忙回礼,恭敬道“太子殿下。”

    赵昕见陈岩之回礼,虽态度仍然透着客套,不过赵昕也不在意,旋即说道“最近忙于科举之事,倒是有段日子没聆听陈师的教诲。”

    陈岩之神色如常,只是心里颇不是滋味,赵昕听讲都是兴致缺缺地模样,时常开着小差,他没在课堂上睡觉已然是给了陈岩之的面子,谈何聆听学习……

    不过陈岩之亦是老官僚,客套话亦是会说,便拱手回道“殿下忙于国事,理所应当,至于教导,老臣愧不敢当,若能对殿下有所启益,已是老臣荣幸,怎敢言谈教诲。”

    赵昕办的国事无非就是科举之事,此事崇明帝已下严令,不可言传,能知者甚少,不是朝堂重臣便是有特殊地位的人,比如几位皇子王爷,他们亦是收到风声。

    从赵昕入堂,众人若有若无的怪异眼神,让赵昕颇为不适。

    不得不说,能让朝堂一大半的势力同仇敌忾,赵昕也算是堪比前朝逆臣了。

    谁叫赵昕这个太子不得人心。

    至于科场出的事,聪明人都猜的到,陈岩之宦海浮沉数十年,哪里不晓得其中缘由。

    瞧朝堂百官,虽然表明恭敬,估计心里还在考虑待会该如何下黑手哩。

    赵昕已是无所谓,反正事情出了,自己只要老实认罪,崇明帝便会小惩大戒。

    与自己的便宜老师打了招呼,赵昕便不再多言,直接站在自个应该站的位置,让赵昕颇为意外的是,之前科场的几位官员倒是与以往不同,恭敬地行礼道好。

    果不其然,若不是科场出事,想必定然不只是眼前几名官员示好。

    不知内情的人自是认为太子失礼,把差事办差了,定然会被陛下斥责。

    殊不知此事并不简单,当然,这些浅薄之人,待赵昕威势再起,也说不得会弃暗投明。

    少顷,崇明帝朝服入堂,众人皆按排位站好,赵昕亦不例外。

    例行的早朝颇为无聊,事到最后,户部尚书刘春出列禀道“陛下,臣闻科举变题一事,此事士子们言词甚重,若是任其发展,怕是失了天下士子之心,还望陛下早作处置。”

    皇庭之上,崇明帝正襟危坐在龙椅上紧绷着脸,而赵昕眉头一挑,定下心神等候崇明帝发话。

    对于赵昕的老实,崇明帝较为满意,从赵昕的表情就能知道赵昕明白了他的意思。

    崇明帝也没有考虑严惩赵昕,赵昕对他极有用处,若不是出了科场这档子事,需要有人承担,崇明帝也不会出此下策,损了太子颜面,可是需要不少时间弥补,这对他的计划有所阻碍。

    只不过相对于太子失了颜面,皇帝失了颜面更为重要。

    如今正是崇明帝与太上皇争权的时候,若崇明帝颜面大跌,怕是影响甚大,与其如此,不如太子顶罪,这也是崇明帝立赵昕为太子的原因之一。

    不得不说,赵昕的做法极衬崇明帝的心意,起码是帮崇明帝承担了罪责。

    谷<spa>  皇帝无错,即便是有错,那也是下面的人的错,绝不是皇帝的错。

    顿了顿,崇明帝对着赵昕问道“太子,你为主考官,科场变题,是何缘故?”

    赵昕闻言便知自个该上前顶罪,只不过这话不能直说,于是便拱手回道“禀父皇,儿臣以为,科举设立意在收拢天下英才,若是士子们腐朽不堪,不懂变通,如何处理政事?”

    “故尔儿臣便下令变更试题,若是因试题变更便方寸大乱,如何为国谋事。”

    “荒唐……科举之事已有章程,岂容你如此胡闹。”崇明帝怒斥道。

    众百官闻言亦是一惊,崇明帝说的是“胡闹”,也就是说明崇明帝并不打算惩治太子。

    崇明帝一党的忠顺亲王附和道“陛下,臣弟以为,太子尚且年轻,犯些小错,情理之中,还望陛下明鉴。”

    皇族之中的人发了话,皇子们便按捺不住,二皇子直言道“皇叔此言差矣,父皇曾言,错便是错,怎可一并而论。”

    忠顺王皱了皱眉头,回道“二皇子,本王不是这个意思,太子既然失了礼数,那便受罚便是,只是太子年纪尚轻,还需勤加学政。”

    “忠顺王爷此言差矣,太子已然成年,何以以此为借口,若不严加惩处,怎能信服于人。”

    “臣附议……”

    “臣附议……”

    看着下方众臣皆是附议,赵昕不由嘴角微抽,自己何时成了众矢之的?

    又过了稍许,崇明帝感觉差不多了,便轻轻咳嗽了声。

    只这一声,就见方才吵闹一团的朝堂顿时安静下来。

    崇明帝肃穆谨慎,眼前之事已在预料之中,崇明帝从容不迫,轻轻一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