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汉:我夺舍了汉灵帝 > 第三十八章 活字印刷,最高机密!(求收藏)

第三十八章 活字印刷,最高机密!(求收藏)(1/2)

    “陛下!”

    戏志才痛苦哀嚎。

    停止服用五石散,他是尝试过的,可浑身好似无数蚂蚁攀爬的感觉,用抓心挠肝形容都不为过。

    “戏尚书,我属下的性命,就全交给你了!”

    指挥使大人躬身一礼,无比郑重进行托付,对大权在握的顶级智者来说,贴身侍卫能起到作用并不大。

    所谓“防君子不防小人”。

    戏志才若能为了自己欢愉,不惜让贴身侍卫全都去死,那锦衣卫和吏部,立刻就是死敌。

    “志才,贴身侍卫我也有,平日里当成奴仆兼护卫即可,慢慢地就适应了!”

    荀彧尚书以过来人的身份劝慰着老友,有几个贴身侍卫,大大小小的事,都有人帮忙,挺省事的。

    五石散,真不能再服食了。

    “道理我都懂,可太难受了!”

    “我也亦然,之前陛下就提醒过我,少佩戴香囊,我疏忽了,现在嗅觉减轻的厉害,不时还会头晕、恶心!”

    荀彧尚书无比可惜,咬牙道:“等回去了,我就把珍藏的香囊都烧了,与君共勉!”

    “好吧!”

    戏志才如同霜打的茄子,困意上涌,还想打哈欠,模样可怜极了。

    很遗憾。

    在场没一人可怜他。

    “陛下,臣等就先回太医署为诸位大人配药了!”

    华佗和张仲景整理好药箱,提出告辞,临到宫门口,忍不住扭头道:“陛下,说好的三千学徒别忘了!”

    两位神医。

    都是被皇帝承诺的三千学徒勾过来的。

    人都有好为人师的毛病,到了华佗和张仲景这种巅峰,对振兴医药的渴望,是越发强烈。

    三千学徒。

    他们有信心为国朝培养出一批顶级医药大家。

    “朕金口玉言,不会食言的。”

    刘宏莞尔一笑,摇头道:“韩嫣,去送送两位神医。”

    “喏。”

    两位神医走了。

    宫内气氛瞬间轻松了。

    之前啥都不说直接扒衣服扒裤子,搞的心脏有点受不了。

    “朕的心腹,今晚算是都到齐了。”

    “陛下以国士待臣,臣必将以国士报之,万死无悔!”×15

    “好了,都起来,没那么严肃。”

    刘宏无比满意,把御案上的小檀木箱推了推,轻笑道:“叫你来,是为了这个,!打开,都瞧瞧吧。”

    箱子打开。

    有十几张满是小字的纸。

    率先吸引所有人目光的,是这纸张太干净平整了。

    “陛下,这是通过那份造纸术造出的纸?”

    荀彧尚书颤抖的手,小心翼翼在纸上摸索,眼中充满痴迷。

    国朝内,能承载文字的,竹简、丝绸、蔡伦纸等物,笔墨写上去,必定会出现墨晕。

    不论多么优秀的书法,写出的字,始终有瑕疵,令无数名家大家遗憾。

    而眼前的纸,墨迹干了后,横撇竖捺显得干干净净,给人的感觉,舒服。

    “陛下,请问这纸上的字,是出自哪位书法名家之手?”

    指挥使大人则注意到,这十几张文字,是重复的不说,随便挑出个字进行比对,都是一模一样。

    连一丝一毫的差别都没有。

    这对书写文字的掌控力,自愧不如。

    “咦!”

    “这怎么可能?”

    “人书写文字时,不同的力度,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姿势,即使是写同一个字,也不可能写出两个完全一样的字,这太不可思议了!”

    “这,恐怕不是人写的!”

    首辅大人皱着眉头,笃定道。

    字和人是一样的,人不可能有长相完全相同的双胞胎,字也不可能有如此相似的。

    他看过无数书卷,圣贤名家字帖,从未见过有人能做到。

    “还有东西?”

    黄忠尚书到底是玩弓的,注意到纸张取出后,檀木箱中还有东西。

    方方正正的铅块。

    铅块上刻着什么。

    表面有层墨。

    “是个“国”字!”

    首辅大人抢过铅块,拿过一张纸,在空白地方盖了下去。

    “国”字清晰无比。

    似是为了验证猜想,首辅大人又连盖了几次,一个个完全相同的“国”字出现。

    “果然不是人写的!”

    首辅大人端详着铅字,若有所思道:“却,格外的好用!”

    “要是把国朝全部文字都刻在这铅块上,然后根据文章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在纸,会怎样?”

    荀攸尚书的声音悠悠响起。

    抄录书籍,必须要找认字识字的读书人,花费大量时间,才能抄录一本。

    有了铅字,即便是大字不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