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汉:我夺舍了汉灵帝 > 第三十六章 重剑开锋,摸鱼学问!(求收藏)

第三十六章 重剑开锋,摸鱼学问!(求收藏)(1/2)

    静!

    死一般的寂静!

    袁、杨两位阁老,有了掀桌的冲动。

    为万民启智。

    本是世家的责任。

    可在数千年传承中,世家的贪欲在膨胀,不再满足于万民礼遇。

    权力。

    才是永恒的追求。

    知识、书籍再次被垄断,世家有意识控制万民的思想,引导万民成为自己手中的重剑。

    重剑无锋,只伤人不伤己。

    这。

    就是世家控制万民的手段。

    而剑锋。

    就是开启智慧的万民数量,读书人越多,锋刃越利。

    则伤人伤己。

    “陛下,能同意吗?”

    袁阁老克制道。

    皇权至高无上。

    对百姓控制要求极高,讲究“驾和驭”二字。

    民智大量开启,对世家阶层是冲击,对皇权更是考验。

    “就在刚才,陛下接见本辅时,谈到过这个问题,在本辅的竭力恳求下,陛下选择同意。”

    首辅大人胃口大开,轻笑道。

    所说的话和事实可能有出入,但这却堵住了袁杨两位阁老的嘴。

    作为国朝三大儒之一,为万民请愿,为天下读书人铺路,无懈可击。

    敢反对?

    本首辅立刻出门,把消息传出去,给世家扣上个“阻挡万民启智”的帽子。

    什么都不用再干,包括汝南袁家在内整个世家阶层,都会被愤怒的万民打死。

    除却愚昧至极的百姓,稍微对子孙有期许的父母,只要有机会,都愿意竭尽所有供子孙读书。

    正应了那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既然如此,我没什么话好说的!”

    袁阁老冷眼相对,漠然道。

    煌煌大势,世家阶层不可能螳臂挡车,那样,只会被碾成粉碎。

    反正,皇家书院不用世家阶层出钱,等着看又何妨?

    袁阁老不相信,这种普世教育,能比得上世家数千年总结的精英教育。

    “可需要票拟?”

    “不需要,既然国库有足够的金银,任何人都无话可说!”

    “杨阁老和陈阁臣呢?”

    “我附议袁阁老之言!”

    杨阁老的想法和袁阁老差不多,对普世教育抱有怀疑态度。

    甚至,杨阁老更加乐观,原因很简单,自家有个麒麟儿。

    弘农杨家,杨修。

    简直就是学问渊博、聪慧至极的代名词。

    一群泥腿子,就是读了书,又能如何?

    出身低贱,就要认命!

    “我没异议!”

    陈阁臣嘴角抽搐,原本涌到嘴边的话,也被两位骄傲到自大的阁老姿态噎的无话可说。

    这两道国策,明显是在为寒门科举铺路,两位阁老被人下套还不自知。

    科举最后一试,是殿试。

    殿试是由皇帝出题,皇帝审卷,虽说会结合内阁的意见,但最终解释权仍归皇帝所有。

    到时候,皇帝把寒门士子名次排高高,世家士子往后放,一次、两次、三次……十次、二十次等。

    等到满朝皆是寒门,世家有的是时间哭。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

    陈阁臣索性不管了,陈家这一代只有他自己,可以随便折腾。

    况且。

    他刚加冠,年纪轻轻就入了内阁,进到了国朝最高权力中枢,距离首辅之位,仅有两步之遥。

    靠着熬资历,熬个几十年,总能熬到首辅位置,陈家不仅败不了,还会在更上一层楼。

    万一此番反对,得罪了陛下,得罪了万民,首辅之位等到临死再给,还有屁用。

    世家!

    只是利益捆绑在一起。

    虽说陈家是公然国朝顶级世家,有为世家引路的义务,但又不是责任。

    有个更光明的未来,傻子才会为了世家粉身碎骨。

    “说完礼部,再说兵部!”

    “呈文很简单,就是强调北征的军械,后勤辎重,务必保障将士为国浴血奋战的时候,能吃饱能穿暖!”

    “这份呈文,拿给户部尚书看,荀文若知道该怎么做。”

    首辅大人当起了甩手掌柜。

    国朝资源,现在都归户部管,扔过去,准没错。

    皇甫次辅撇了撇嘴,对老友这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示不爽。

    看到这一幕。

    袁杨两位阁老一乐,总算说到顺心的了,扔过去,都扔给荀彧那“叛徒”。

    “工部,呈文也简单,就是要银子!”

    “修路、修书院、为军方打造军械,人手不缺,但银子缺口很大!”

    “这份呈文,也拿给户部尚书看,本辅相信荀文若可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