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 > 第一百三十六章 朕是通知,不是询问!

第一百三十六章 朕是通知,不是询问!(1/2)

                      放假?

    什么是放假?

    莫非是陛下要将自己流放?

    想到此处,群臣纷纷紧张了起来。

    他们开始反思,自己这一年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每天都按时上朝,从不迟到早退。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大齐的江山社稷,自己虽未做出什么重大贡献,但也绝没有给陛下拖过后腿。

    然而眼看就要过年,陛下竟要将自己流放!

    而有几人已经低下头来,盘算起自己的小九九。

    莫非自己百密一疏,还是让这皇帝有所察觉?

    看着群臣慌张不已的神色,朱啸风笑道“众位卿家不要紧张。”

    “朕所说的放假,是指从明日开始直到大年初三,朕都会免去众位卿家的早朝和问安,准各位卿家在家休息。”

    “毕竟众位卿家这一年以来,也实在忧心劳碌了。实在需要一些时间和空间陪陪家人,放松休息一番。”

    听到朱啸风如此解释,众人皆是松了一口气。

    放松之余,心中也不禁升腾起一股暖意。

    有如此开明贤德的君主,也实属自己身为人臣的幸运。

    “臣等叩谢陛下!”

    “陛下圣明!”

    朱啸风摆摆手“这第二件事,是朕思忖良久之后,才作出的决定。”

    “自蔡京蔡卞死后,中书省两大要职——中书令、中书舍人出现空缺已久,朕也一直悬而未定。”

    听到皇帝骤然提起中书省两大职位的空缺,群臣纷纷竖起耳朵,不知皇帝要作何打算。

    尤其是胡惟庸,更是瞬间来了精神。

    自从上一次被朱啸风反驳之后,胡惟庸心中始终咽不下这口气,但对皇帝会如何敲定中书省要职一事也十分好奇。

    自己今日倒要好好看看,这个小皇帝还能作出什么妖来!

    朱啸风略作停顿,继续说了起来。

    “一直没有再次敲定人选,是因为近日来,朕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

    “如今我大齐,究竟有多少官员?”

    在场群臣纷纷相视一愣,不知朱啸风有何用意。

    “陛下,皇城中有大小官员九百四十一人,举国上下共有官员两万四千五百二十三人。”

    李斯神色沉稳,对答如流道。

    不说不知道,此话一出口,满朝文武皆大为惊讶。

    即便国土现已锐减了一半,齐国官员总数竟还有如此之多!

    “那么朕还想知道,在其位谋其事、真真正正为我大齐江山鞠躬尽瘁、尽职尽责的官员又有多少?”

    满场鸦雀无声。

    人人皆眼观鼻鼻观心,不知该如何回答朱啸风的问题。

    是啊,这样的问题本就无解。

    朱啸风心中也清楚得很,历朝历代贪官污吏,永远查不尽、杀不完。

    但眼下大齐官员的数量,早已远远超过这个国家匹配的预期官员数量。

    大齐人口众多吗?

    确实很多。

    大齐国土辽阔吗?

    不复从前盛景。

    大齐需要如此之多的官员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这样多的官员,犹如趴在巨兽身上吸血的虻虫。

    虻虫愈多,巨兽就会愈发虚弱。

    总有一日,巨兽的最后一滴血液会被虻虫们吸干抹净!

    这样的情形,自然是朱啸风不愿看到的。

    “那么朕再问一个问题,中书省是做什么的?”

    “为陛下起草诏令、制命决策、发布政令以及掌握机密要政。”

    “这些工作,难道翰林院就无法完成吗?”

    众人一时语塞,显然从未想过这样的问题。

    “不只是中书省的工作与翰林院出现了重叠,朕还发现,许多部门的工作内容都出现了重叠。”

    听到此处,胡惟庸总算猜到皇帝究竟是何用意了。

    莫不是他想趁此机会,削去中书省?

    异想天开,大逆不道!

    胡惟庸心中发出阵阵冷笑,若是小皇帝存有这样的心思,就实属幼稚至极!

    “因此朕认为,倒不如趁此机会,削去中书省,由翰林院来取代原先中书省的部分工作。”

    呵,果然和自己猜得不错!

    胡惟庸还未来得及发笑,便听得朝堂上一片哗然!

    “陛下,三省六部制乃是自我大齐建国以来就有的传统,万万不可废除啊!”

    “若是没有了中书省,我大齐朝堂势必会引发起不必要的混乱啊!”

    “翰林院一帮酸儒,怎可胜任中书省的工作?”

    苏轼眼睛一瞥,极为不悦“哎?王大人,这话老夫可不爱听了!翰林院怎么就一帮酸儒了?”

    “难道吾等饱读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