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修养了七天之后,身上的伤口一紧全部结痂了,有些复原得快的伤口,结痂之后都已经开始脱落了。
这日墨午又来跟小将军汇报情况,采陌已经可以起身坐着了。
墨午同小将军道“爷,墨衍他们已经躲过宇文少景和天枢阁等人成功的抵达了杭州,据先派去打探消息的人汇报,目前只查出苏靖川两处藏私兵的地方。一处在萧然山,一处在江郎山。”
萧然山和江郎山皆是易守难攻之处,苏靖川把私兵藏在这两处,是小将军意料之中的事情。
在一旁听着的采陌听得墨午的汇报却是震惊不已,小将军竟然已经知道了苏靖川藏了私兵,而且已经派人去查探了。
看来小将军知道的消息,比她想象中的要多得多。
那么睿智如小将军,他是不是也已经猜出来了天枢阁在暗中支持苏靖川了呢?毕竟之前小将军要动身去浙江的时候,主子就用她来牵制小将军。
而且墨衍等人能够躲过天枢阁的视线,成功混入杭州,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护国将军府能够有这样的地位,看来也不单单是因为韩太后的提拔,跟他们自身的实力有很大的关系。
小将军提笔写了一封信,递给墨午淡淡的道“既然查出了这两处匪患的所在地,便跟皇上请命派兵去剿匪即可。”
墨衍带着假扮的小将军并未带太多的兵过去,仅有一千人。
墨午领命退了出去。
采陌不解的问“不先派人查探那两出的兵力吗?”
兵力都不知道,如何请兵,采陌有些不解。
小将军笑着解释道“此次请兵的折子,定然会被人压下来的,我不过是吓吓他们而已。”
如今有人开了头,在护国将军府上动土,那些看不顺眼护国将军府的,定然会阻挠此事,尤其是昨日派人来查探消息的平安王府。
他不过是用这个举动,来吸引护国将军府那些对头,以及苏靖川等人的目光。他若真的要去攻打萧然山和江郎山,根本无需向朝廷请兵。
况且目前,墨青已经带着一部分人马悄然过去了。而且正如采陌所言,他们还没有摸清那两处私兵所在地的具体兵力,贸贸然行事,不是小将军的作风。
小将军此举,不过是为了将那两处私兵所在地暴露出来,并未坐实了他们匪患之名,如此才好名正言顺、光明正大的行事。小将军比较喜欢用阳谋,阴谋虽然也用,但大多时候他还是喜欢光明正大的来。
采陌点了点头,懂起了小将军的意思。她突然觉得小将军对上主子,指不定并不会如同她之前担心的那般,小将军会输得惨惨的。
越是跟小将军相处下来,她才越发的了解到小将军的强大。可他还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啊,如何能厉害至此。
在平安王和苏靖川等人,还未将小将军在皓月城,没有去浙江的事情闹出来,皇上在早朝上就让德公公念了小将军呈上的折子。
折子的内容无外乎是小将军去了浙江之后,查到了之前在浙江作乱的部分土匪藏身之处,一处是在萧然山,一处是在江郎山。小将军在折子中恳请皇上派兵助他剿匪,并且让皇上命浙江新上任的布政使派兵支援。
朝臣一听到这个折子的内容,一面感叹不愧是小将军,英雄出少年,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土匪的所在地给找了出来。一面有惊恐土匪数量竟然如此多,多到小将军带过去的一千人马不够用,竟然要跟朝廷清兵。
一些忠诚便进言恳请皇上早日出兵,并派浙江布政使先派兵支援小将军。若是匪患严重,会闹得百姓不得安宁。
平安王气得不行,小将军根本就没有去浙江,也不知道是如何查出那两处匪患的所在地的,不会是前夜去皎月山庄打探之事被小将军知晓了。小将军知道他们在怀疑他,所以便放出这样的消息来扰乱视线。
浙江富庶,不曾闹过匪患,之前布政使他查过,是因为高额征收附税,导致许多百姓不满,这才滋事的。
如今那布政使垮台,民愤已了,哪里还会有什么匪患。
平安王这般想着,越发觉得自己的猜想是真的,当即站出列对皇上道“皇上,为何小将军的折子里面并未写请兵的数量,这让朝廷如何派兵。”平安王能活着,还能得到一部分人的效忠,也不是那愚钝之人。
他不想让小将军得逞,自然不会直接的反对,而是抓住漏出进行阻拦。
这正是小将军需要的,也是小将军故意给平安王留的空子。
苏靖川站在文武百官最末尾的几列处,在听到德公公念的那两处地方之后,身子骤然紧绷,手中拿着的笏板也被他紧紧的抓着。站在他身边的人,能够清晰的看到他用为用力过度关节泛白。
小将军是如何得知那两处地方的,宇文少景过去不是已经安排走到了吗?那些将士都是安排在深山之中的,运送粮食和兵器皆是走的暗道,山的外面还有许多农户,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