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长投也还有两种核算方法,因为对于长期股权投资,肯定有两种核算方法的,分别是权益法和成本法。
一般来说,对于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一般采用成本法。
对于合营和联营的公司,一般采取权益法。
而成本法的话,可以继续看,格力电器在那一年年报中提到: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投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这句话的内涵包括了两层意思,就是不变的和变化的。
这是啥意思呢?
首先不变的就是按照初始投资的成本计价,除非追加投资或者收回投资,否则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直保持不变的。
比如,a公司持有b公司百分之八十的股份,b公司的总股本是一亿,那么在a公司也就是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就会记下八千万的长期股权投资。
此后,无论b公司是盈利还是亏损,a都会一直把b公司的账面价值记为八千万。
至于变化的≈hellip;≈hellip;什么时候,会有变化呢?
那就是,等到b公司分红的时候。
比如,当b公司宣布分红五千万时。a公司就可以在利润表上的投资收益部分增加四千万。
也就是(500080)的投资收益。
这就是成本法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
至于权益法,那肯定比成本法稍微的复杂一下,那么权益法是怎么对长投进行核算的呢?
还是格力电器哈,格力电器曾在那一年年报中提到≈dash;≈dash;本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差额计入投资当期的损益。
可能有人搞不明白了,但是实际上这个简单来说就是,以权益法核算的长投,开始时要将成本也就是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与所享份额也就是按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不公允价值的份额来进行比较。
如果成本小于所享份额,那么就按照所享份额来调整长投的账面价值,差额的部分计入营业外收入。
比如,假如a公司投资了b公司,持有百分之三十的股份,投资成本为三千万。
如果当时b公司可辨认公允价值是两亿,那么a公司所持有的份额就实际上是六千万。
这说明,a公司低价买入了b公司股份。
这时候,a公司需要把对b公司的投资成本记作六千万,同时在利润表的营业外收入部分写上增加的三千万。
如果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是八千万,那么,a公司所持有的份额为两千四百万。相当于a公司溢价买入了b公司的股份。
这时候,a公司仍然把三千万作为投资b公司的成本。
刚才说的是初始计量,那么收购b公司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以后,a公司应该如何计算b公司的盈亏情况呢?
也很简单,核心就是:≈dash;≈dash;a公司将按照持股比例计算投资于b公司的盈亏情况。
比如b公司赚了五千万,那么a公司就会将长投增加一千五百万,同时在投资收益部分增加一千五百万。
如果b公司亏了五千万,那么b公司就会将长投减少一千五百万,同时在投资收益部分减少一千五百万。
说到这里,你可能觉得挺绕的,一会儿是成本法,一会儿是权益法。
其实,这个只要记得,在我们最常用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只包括合营和联营企业,所以只需要用权益法计量就行了。
不过也有非经营因素对长投的影响,因为在现实中,除了上面说过的,企业经营盈亏会对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有影响,我们还要考虑一些非经营的因素。
比如,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是,被投企业增资了,那么这时候应该如何计算投资企业的损益情况呢?
一般分为两种情况来讨论,一种是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变化了,另外一种就是是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没变化。
当然我们可以假设一种情形:,也就是说b公司总股本一亿元,净资产为五亿元。而上市公司a持有b的股份百分之三十,也就是有三千万股,那么对应净资产为一点五个亿。
只不过当时a公司买价为一点八亿。所以,用权益法核算,初始账面价值为一点八亿元。
在那一年,公司b实现净利润五千万元,那么a公司在利润表中确认的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