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要弹药,人要吃粮,马要吃草,构筑工事需要木材土方,需要大批免费劳动力,这些是狭窄地带无法提供的,就算把老百姓全抓来,粮食全抢来,房屋全拆了也无济于事。
路军帅帐内,伯颜与阿术相对枯坐,久久不语,他俩面临抉择,是向北杀出一条血路回大都,还是向西进关以求生路。
“早些走就好了。”阿术叹息道。
这是一句废话,早先事态没这么恶化,擅自退兵是要杀头的,一夜之间,天就塌了,宋军奇袭大都,河北变天,李庭芝进兵神速,这边纳兰羽飞苦苦纠缠,他俩又不是神仙,能未卜先知,如何作出预判,所以走到这一步谁也不赖,就怪命不好。
“向北是死路一条,向西还有一线生机。”伯颜指着地图说,“进了潼关,把门一锁,关自成一体,还能为大元保存血脉。”
“只要汉不失。”阿术补充了一句。
汉就是兴元府,西路军阿里海牙进攻的方向,不知道进展如何。
忽然两人沉默了,大势如此不堪,说明大元国运到头了,阿里海牙又岂能一枝独秀。
忽然有人来报,说宋鄂王有信到。
纳兰羽飞这个节骨眼搞什么幺蛾子,伯颜与阿术对视一眼,决定看看再说。
这是一封劝降信,纳兰羽飞已经得知天下大事,他苦劝两位元帅良禽择木而栖,投靠自己才是最好选择,最好别找刘骁,那小子不厚道,最会阴人。
纳兰还承诺,如果两位相信自己,金鳞军愿意为路军提供粮秣辎重,支持他们打回河北,不是投降不是收编,单纯就是合作而已。
“这位鄂王心有不甘啊。”伯颜苦笑道。
“被人抢了风头,是谁都不会甘心。”阿术也说。
他俩与纳兰心有戚戚,这一场南北大战,其实打的最艰辛的就是襄樊战场,双方不断投入兵力,就像把肉丢进绞肉机一般,见不到水花就打光了,仗打的惨烈悲壮,却无人知晓,相反那些仗打得一塌糊涂的,却赢得生前身后名。
比如刘骁那厮,纯靠一场飓风解决了东路军,这也算打仗?趁着人家后方空虚,用海船把上万兵马千里遥远运到大都城下,这叫不讲武德。
郭侃也是,打了败仗还那么风光,居然弄了个诸侯当。
想到这些,伯颜阿术就意难平。
可以想象,纳兰羽飞比他俩还憋屈。
“我看行。”阿术说,“反正不吃亏,答应他便是。”
伯颜说“他是想驱使我们去打刘骁,白龙军岂是那么好打的,我看不如将计就计……”
两人写了回信,信誓旦旦,说拿了粮秣兵器就去打刘骁,绝不反悔。
纳兰迅速回信,两边找了个地方秘密会晤,迅速商讨好条件,一切都是私底下进行,没有密约,连信件都是不署名的,这是怕以后泄露出去影响不好。
依照约定,纳兰送来第一批粮秣后,元军撤出堡垒,徐徐北进,金鳞军接管后,第二批物资到位。
这里面存在一个信任度的问题,元军在坚固的堡垒,至少性命无虞,一旦撤出,在旷野失去掩蔽吗,非常容易被灭掉,路军和金鳞军打了这么久,已经是血仇了,拿什么去让人家信任。
纳兰羽飞也是个鸡贼的,第一批物资到位,没这边最急需的粮食,更没有枪械弹药,只有一箱箱的统钞,也就是大元宝钞,足有三十万贯,够伯颜犒赏全军一次。
钞票有个毛用,就算给真金白银也买不到物资,伯颜阿术气的发抖,第二批额外附送的物资又到了。
这回纳兰送来的是一百坛美酒。
美酒不能充饥,但是能解愁啊,蒙古人爱饮酒,确认这些烈酒无毒后,路军高层将领们大醉了一场。
伯颜宿醉,头疼的厉害,清晨起来,看窗外大雪纷飞,忽然间想到当年纳兰雪夜取蔡州的旧事,吓的当场醒酒,这莫不是纳兰的诡计,趁着我们酒醉发动攻击,他出门查看,一切安好,金鳞军并未发动突袭。
“是我狭隘了。”伯颜自嘲,此时人家岂能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这个密约是真心诚意的。
作出这个判断后,伯颜不再犹豫,整顿三军,撤出了襄樊外围的几十个堡垒,金鳞军果然没有趁机攻击,也依约送来了粮草。
粮草不够吃的,伯颜遣散了民夫,只带战兵向北进发,后面安排一支强军殿后,还设下了埋伏,这些多余的戏一点用处都没有,纳兰并未派兵尾追。
路军也没胆子去碰白龙军,向北百里后突然转了方向,朝西北方潼关去了。
伯颜和阿术终于还是选择了西进路线,在他俩心目,大都那个朝廷已经看不到希望了,向西才有出路,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成吉思汗的子孙,西边大把的窝阔台后裔,随便找个大粗腿抱着便是,等以后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再杀回来不迟。
皑皑雪地上,只留下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