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白龙刘骁 > 第200章世纪对话

第200章世纪对话(2/3)

子,雕虫小技,不足挂齿。”

    那木罕长出一口气,得亏父皇英明,换了小心眼的皇帝,自己的政治前途直接完蛋。

    “不谈,让他们来攻城。”忽必烈一锤定音。

    到底是一代雄主,任何事情都打不垮他,忽必烈用最短的时间恢复了意志力,他不是懦弱的宋人,不到最后时刻决不言败。

    皇帝手上还有牌,他已经将玉昔帖木儿再度派出去,这回不是硬碰硬,而是打游击,不和白龙军打,只打河北忠义救。

    大都城内的百姓都被动员起来,上城协防,违抗者杀无赦。

    对此忽必烈有自己的想法,就算真的要投降,也得打到山穷水尽再说,否则会被敌人瞧不起,再者说,以他的分析,宋军维持如此犀利的火力输出,对于后勤供应的压力极大,即便自己不去袭扰后路,光是复杂的海运陆运就让人崩溃。

    自己压力大,宋人的压力或许更大。

    他猜得没错,此时的白龙军已经陷入缺粮少弹的尴尬境地。

    农业社会向前工业社会过度的时期,一切都在磨合之,协作没那么的丝滑流畅,虽然前二十年有着一定的积累,但在战争面前,再雄厚的积累也会迅速耗尽。

    刘骁突发奇想的大手笔,调动了几十万人为之服务,远征军所用的一切都是后方江浙农村提供原材料,工厂加工,运输到码头装船,万里遥远运到大沽口的码头,水陆并进,运到大都城下,各个单位之间的协调,各类人和事引发的矛盾,流程引发的阻梗,偶然出现的事故,都会放大十倍百倍,甚至一个地方的阻塞回引起整个大流程的停滞。

    前线已经没了甲乙等口粮,弹药也只剩下一个基数,基洛夫飞艇老是出故障,机器上的润滑油不适应北方气候凝固了,方向舵卡死,只能直来直去,炸弹也没与几颗。

    此时刘骁最担心的是一场暴雪加降温,那他就成了莫斯科城下的拿破仑了,麾下川军虽然耐苦战,但在暴虐的大自然面前还是不够看,数九寒天还没到,在此之前如果打不进大都,兵败的概率激增。

    打仗不是儿戏,刘骁也不敢托大,这些事情他不敢泄露,只有最核心的几个人知道,大部分士兵还是信心满满,等着进大都过年呢,为了表示弹药充足,刘骁甚至派出几个打猎小队,每天出去猎兔子野鸡之类,枪声不绝于耳,这是演给元军细作看的,也是演给河北忠义救看的。

    这帮孙子最鸡贼,只要看到白龙军不行,扭头就能抱忽必烈大腿,说什么曲线救国,等待时机反戈一击。

    当然情况也没那么危急,河北今年粮食丰收,刘骁打了几个豪强,没收了巨量的粮食牲口,光蒙古马就缴获了一万多匹,自行车兵的相当一部分已经换装为真正的骑兵。

    很快忽必烈的回信来了,意思很明确,不接受苛刻条件。

    那就打呗,刘骁下令把重武器全用上,全力攻打丽正门一个点,恰好一批军火历经千辛万苦送到,包括从则天号上拆下来的重炮和海战用的炮弹,冰天雪地,大炮怒吼,溜溜的响了一夜。

    丽正门是大都的南门,炸塌这座城门并不是结束,只是开始,宋金时期城防建设登峰造极,各种瓮城闸门藏兵洞一应俱全,大都是首都,也是军事堡垒,城门一座连着一座,攻下一重还有一重,这是极其艰苦的巷战。

    苦活累活,先紧着仆从军上,这是他们的宿命。

    里桥一战,宋军缴获大量武器,这些武器自己不稀罕用,回炉炼铁可惜,就拿来装备忠义救,也不是谁都能拿,谁愿意打头阵就赏给谁。

    最积极的竟然是史家,史构被诛之后,其他史天泽的后代弃暗投明,忠勇可嘉,忠义救本来就是各家族私兵武装组成的乌合之众,彼此之间各种倾轧,武器弹药是他们最渴求的,白龙军自用的那种讨不到,怯薛军留下的战利品也是上乘首选。

    装备了燧发枪的史家军蜂拥攻进了倒塌的丽正门,立刻遭到元军痛击,两方围绕着废墟展开惨烈的争夺战,箭矢铅弹漫天飞舞,尸横遍野,打到后来,刘骁都不忍心观战了。

    他不禁设想,如果用白龙军往上填,自己又能接受多大的牺牲。

    大都城内埋伏着一支军统司的秘密部队,但刘骁不打算使用,杯水车薪,于事无补,白白损失了,再想埋下暗线又得二十年。

    他承认低估了忽必烈的意志。

    忽必烈在苦撑,蒙古人向来攻城略地,逼迫人家投降,从未有过困守坚城的战例,得亏是他这个皇帝的威信尚在,镇得住,换了二旁人,早就投降了。

    他几次亲临战场,不惜杀了两个擅自后退的万户,勉强守住了丽正门,但是破损的城门就像是一个心头的伤疤,无论如何弥合不了。

    坚守是因为希望,但忽必烈的希望如同夏日的肥皂泡,一个接一个破灭了,大都城并没被全面封锁,外界的消息还是能传进来的,最先传来的是路军兵败的消息,河南各处起义反元,伯颜想回大都,先得打上几十仗。

    最坏的消息是,上都居然被白龙军攻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