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太师椅搬了过来,刘骁没坐,直接拎着椅子往前走,径直走到御座前把椅子放下,与官家面对面。
“官家,今年多大了?”
“官家平日里读什么书?”
“咱们赵家的官家都有艺术细胞,官家可练过书法,琴技,给臣表演一下才艺。”
后面两位太后脸都黑了,年少的官家却对答如流,完了还给刘太师写了一幅字“常胜。”
刘骁啧啧称赞“这是从小练的童子功,书法漂亮的很,再多读一些理科的书籍就更好了,回头臣列个书单给陛下送来。”
官家道“太师,可否给朕说说,你是如何打败郭侃的。”
刘骁笑道“我自己吹嘘的不作数,我让郭侃亲自和陛下说。”
说着就让人把郭侃带了进来,还反客为主的让太监搬椅子来给郭侃坐。
此时的郭侃,自尊心已经被消磨的差不多了,任刘骁摆布,只是想到本来应该在这里接受宋帝的投降,现在却是在讲述自家的败绩,这滋味确实难受。
官家乍一见到郭侃,不免惊惧,这可是传说的蒙古名将,细看不过如此,须发皆白,脸上沟壑纵横,遍布风霜痕迹,和农村老汉差不多,便平静下来。
以敌方视角讲述的故事更加令人信服,连帘子后面的两位太后都愕然了,果然是天佑大宋。
郭侃这个工具人讲完故事就可以离开了,刘太师越看官家越觉得稀罕,忍不住说“臣走了二十年,缺席了儿子的成长过程,现在看到官家就觉得亲切,不如认官家做个义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