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白龙刘骁 > 第172章齐鲁青未了

第172章齐鲁青未了(2/3)

四川,在杭州湾遇袭,是不是你派人做的?”刘骁觉得还是把话说透比较好,不然这个疙瘩永远在。

    窦婉儿紧咬牙关,还是点点头。

    “好狠的手段,差点把我干掉。”刘骁笑道,“说说为什么这么恨我?”

    窦婉儿只磕头,不说话。

    她实在说不出口,她自比武则天身边的上官婉儿,忽然跳出来一个李治要来分权争宠,首先的想法自然是物理消灭。

    刘骁也不追问,勉励了几句,让她退下。

    出去的那一刻,本以为平静的心不会再有涟漪的窦婉儿,还是叹了口气。

    女人在任何时刻都是感性的,窦婉儿在被召见的一瞬间有过无数念头,尝过权力滋味的人上了瘾是戒不掉的,她太想回到权力巅峰了,但是她又不想通过女人的优势来抵达彼岸,因为她已经尝到了另一种美妙的滋味,就是一步步从底层爬上来的那种脚踏实地的上升的感觉。

    自古猛将发于卒伍,宰相起于州郡,基层干上来的,根基在扎实,心里才他是。

    窦婉儿刚出去,张一佳就转了进来,浑身上下香喷喷的,啧道“这个女人不简单,被贬了还能爬上来,主公要当心她。”

    刘骁说“杀人容易,改造难,希望她能涅槃重生。”

    说着耸耸鼻子,问道“你喷这么香干什么,让你探的事儿查清楚没有?”

    张一佳吓一跳,赶紧下拜,正色道“查到了,张弘范确实还在军。”

    刘骁马上召集幕僚班子开会,目前的战局胶着,张弘范以一己之力将白龙王拖在胶州,对元军的整体战略来说是有力的,毕竟东路军还有一个郭侃,而两淮防线上的宋军和白龙军是互不统属的,郭侃绕开扬州去攻上海,李庭芝未必去救,解决上海之后,元军实力会暴涨,届时扬州也会守不住。

    “我得回上海,张弘范不是想拖住我么,就把我的大纛留下陪他。”刘骁说。

    他不担心青岛,这边兵精粮足,又有舰炮火力协防,他还要将青岛的兵抽调一部分秘密增援上海。

    则天号不能动,这是白龙王的象征,刘骁只能乘坐巡洋舰回沪,临行前他把指挥权交给张盖,之所以认张盖为义子,有多重原因,笼络人心,照顾老友后代,提高身份,以免压不住刘蜀这样的悍将。

    张盖是张珏的儿子,刘骁上次离开的时候他才十几岁,现在也是镇守一方的大将了,把青岛交给他,可以放心。

    至于刘蜀,这个儿子是属霍去病的,不擅守城,更喜欢千里奔袭,发挥主观能动性让他打游击就行。

    刘骁又去探望了史蓉,月子里的女人本不该见外人,但刘骁并不觉得自己外,刘青虽小,眉眼已经看得出自己的影子,而史蓉也格外的羞怯,都不敢抬眼看他,也许是生育触发了女性的本能,也许本来人家就不是拉拉,是被李奇薇硬掰弯的。

    儿女情长的事情,现在不宜考虑,刘骁秘密登船离青,李奇薇强烈要求随行,她在山东故土待不下去了,急需换个地方重新开始。

    刘骁答应了,带着趵突泉郡主在深夜离开港口。

    青岛城内有不少武德司的探子,基本上都藏在难民,他们获取情报的办法比较原始,有几条线早已被军统侦知,故意留着传递假情报而已。

    情报传出城,绕了一个大圈,最终放在张弘范案头,刘骁判断的没错,张弘范唱的是空城计,他的主力人马已经小批多次撤离,现在驻扎在青岛外围的只有一支嫡系人马带着大批新附军,他的任务就是拖住刘骁,策应郭侃的行动。

    兵者,诡道也,用一个张弘范拖住刘骁,这笔账划算。

    只是牺牲了张弘范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对此他不说惋惜那是矫情,但为帅者大局第一,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效忠的皇朝能够胜利,自己个人的荣辱并不重要,忽必烈赏罚分明,等灭了南宋,自己这份功劳不会少。

    他掐指一算,郭侃的大军应该到了上海。

    ……

    再过五年,郭侃就十岁了,他这一辈子几乎都是在马背上度过,他们这批人都是世代从军,从爷爷辈就一直打仗,只不过是为金国效力,后来投降成吉思汗,变成蒙古军的一部分。

    郭侃三十五岁时跟随成吉思汗的亲孙子,拖雷的第子,蒙哥和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远征西亚,这是他人生最骄傲的阶段,他独自统兵破回回城一百二十座,破十字军城十座,杀人无数,被当地人乘坐东天将军。

    只可惜蒙哥汗死于钓鱼城下,征西大军被迫停下脚步,不然郭侃现在或许已经打到欧洲腹地去了,有些事情,错过了就是错过,再难有机会弥补。

    郭侃经常回忆起那些异域风情,悠扬的音乐,石头建的城堡,尖顶盔和锁子甲,沙漠、骆驼、枣椰树和披着面纱的女人。

    车琳琳马萧萧,元军大队正在渡过一条河,不必担心宋军袭扰,宋人善于守城,不敢野战,尤其是两淮这些水寨,基本上都以当地民军为主,让他们保卫自家的寨子,绝对是勇悍顽强,让他们北伐,那就战斗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