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的财富聚宝盆 > 第二百四十四章、红宝石到手

第二百四十四章、红宝石到手(1/2)

    

    去是肯定要去的,不然怎么收宝贝。

    导游这时又继续说道

    “不过,杨先生,那里情况有点特殊,因为抹谷出产全世界最好的红宝石和蓝宝石,之前有超过万人在那里以这个产业为生。”

    这倒让人挺吃惊的,居然有这么多人在那里挖宝石。

    “……为了遏制宝石外流,军方派人封禁了抹谷地区,外商进不去。”

    这可能跟缅甸比较乱有关,有产出就会有很多私人开采矿藏并走私的情况。

    其实国内之前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尤其是某矿省和某放牧省。

    缅甸采取的办法很直接,就是派遣军队将进出抹谷的路给拦住了。

    当然也可以说是为了控制这个矿藏的财源。

    做法很粗暴,很大的原因是缅甸内部控制不力,依靠行政命令基本行不通,而且缅甸军fag的影响力很大。

    显然,军fag想把这笔财源拿到手。

    整个抹谷的矿区面积达到了平方公里,矿化面积则高达平方公里。

    这么大的面积,自然不可能完全划为禁区,实际上军方也只是主要在矿区边缘的抹谷小镇附近布防。

    但问题在于,杨一斌曾对着地图核对过,他必须抵达抹谷镇才能进入到被选中红宝石的十公里之内。

    所以必须得进去一趟。

    杨一斌问道

    “不知道怎样才能去趟抹谷看看,我对红宝石出产地挺好奇。”

    导游笑道

    “不用担心,今年以前外国人是不允许进入抹谷小城的,但政府似乎打算将抹谷城打造成一个旅游景区,所以现在对进出的管理并没那么严格了。”

    “我们只需要申请一下,我再找关系疏通疏通,明天咱们就应该可以去矿区了。”

    导游丝毫不担心,因为他今年秋天时曾带过欧洲的游客去过那里一次。

    虽然那里就一个破矿区,在他看来实在没什么好看的地方。

    所以他挺难明白这些外国人的脑回路的,总觉得那里似乎有什么好东西,似乎去一趟就能捡到手一般。

    但实际上抹谷经过长达三十年的搜索、挖掘,当地能找到的鸽血红宝石已经很少了,超过十克拉的几乎都没了。

    这也是当前国际上,鸽血红宝石的价格两年内便翻了四五倍的重要原因。

    全世界红宝石最优质的矿区已经资源枯竭了,自然它的价格也就上去了。

    管他呢,既然雇主想去看看,他便陪着去一天。

    反正去那里的话,他能赚到的导游费更多一些,何乐而不为。

    杨一斌点头,说道

    “那需要麻烦你,给我和我的同伴申请一下,我们明天去一趟。”

    导游很干脆地答应了,当天下午他便去申请处理这件事。

    导游疏通了关系,到了第二天上午点左右,申请便通过了。

    正常情况下,凭当局的慢悠悠效率,申请拖一两周才办下来才算是正常,多了甚至拖几个月也不稀奇。

    但如果有关系,又舍得花点钱打点,这就不是事了。

    随后导游带着临时通行证来到酒店中,提醒杨一斌两人带好护照,签证等备查。

    酒店这边也提前给他们联系了一辆出租车。

    费用并不高,包一天的车,费用是万缅元,不过缅元的汇率,比韩元都低。

    换算过来相当于多元人民币。

    事不宜迟,他们三人坐上出租车,司机便开车直奔东北方向的抹谷而去。

    还不错,这里到抹谷有一条还能凑合的公路,是那种大概能并行两辆车的乡间小公路。

    它蜿蜒于群山绿树之中,沿途风景很像多山地带的云南省。

    往往路的一边是植被茂密的山坡,另一边则是陡峭的下坡,植被给人的感觉也跟云南那边差不多。

    路上的车辆稀少,反而是偶尔会遇到一些农人的牛车,恩,还有一些二手摩托车。

    行驶了差不多个小时,他们便路遇一个用绿色铁皮搭建而成的路边检查站。

    检查站前还立了一个告示牌。

    上面用英文、缅文和中文写了一个警示

    “未获得相关许可的外籍人员,请勿越过此界!”

    司机很自觉停车,导游便带着证件去铁皮屋中找工作人员。

    两名穿着军服的工作人员拿着表格和笔走出来,对他们一行人进行审核。

    看他们俩那磨磨蹭蹭的劲儿,两张表格翻来翻去没完没了。

    这是打算要小费?

    杨一斌琢磨了一下,看向导游。

    导游隐晦地示意可以给点小费,还低声提醒

    “每人两千缅币即可。”

    有意思,一个人才块钱吗?

    这种地方一般人很难进来,所以算是特殊情况,而且以后这里是要形成旅游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