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诸天之大汉帝国 > 第二百四十五章 洪易学《易经》

第二百四十五章 洪易学《易经》(2/3)

一定能够为母亲正名,还她一个公道!”

    想到这里,他向着王阳明伏拜道:“求先生传授洪易心学学问。”

    朱熹不快道:“你只求心学,莫非看不起我理学?”

    洪易因为洪玄机的缘故,自然不待见理学,亢声道:“理学规矩繁多,人为制定种种礼仪,确实教条古板。

    岂不闻道法自然?

    昔年圣皇治世,人人各安其业,那时候没有礼治,不一样过得很好?

    反而理学兴盛之后,天下腐儒遍地,只知道皓首穷经。

    于国无益,于家无益,于己无益!”

    朱熹摇头笑道:“小儿辩日,但窥一孔。”

    他开口讲起了理学的道理。

    朱熹身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又岂是洪玄机之流可比的。

    随着他的讲道,洪易逐渐沉默下来,不断凝神思索他所说的话。

    其中都大有道理,很多地方与心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也不失为一条堂皇大道。

    不过相比之下,洪易还是更喜欢心学。

    朱熹无奈对王阳明拱手道:“阳明先生,这一局是我输了。

    这个弟子就让给你了。

    望你好好教导,令其早日成材。”

    王阳明拱手还礼道:“朱夫子承让了,守仁必不负夫子所托。”

    孔子道:“好,今日我们儒道一脉又多一员干才,可喜可贺。”

    在洪易拜师之后,王阳明又带着洪易向孔子行师礼。

    孔子为儒门祖师,又是文道修炼法的开创者。

    王阳明等人虽然没有正式拜师,但是也一直执弟子礼,以门人自居。

    王守仁道:“易儿,为师名叫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

    此乃至圣先师孔圣,讳丘,字仲尼,乃是文道修行法的开创者,也是我们所有读书人的老师。”

    孔圣?孔丘?

    洪易心里一震,不禁心神恍惚。

    至圣先师,天下文宗,哪个读书人不知道?哪个读书人没有参拜过?

    就连贡院的门口主祭的神位就是至圣先师孔丘,每次科考之前都要祭拜的。

    难道孔圣复活了?

    孔子看他的模样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并未隐瞒,将自己等人的来历诉说了一遍。

    殊不知洪易更是惊讶,没想到整个世界之外仍然有世界。

    此时的洪易还见识浅薄,如果是杨盘跟洪玄机等人听闻,肯定会更加震惊。

    要知道孔子他们可不是来自于天外天那样的异世界,而是真正的整个大世界之外的世界。

    不过即使如此,洪易也充满了震惊与向往。

    那大汉世界竟然没有贫困与压榨,人人都有书读,人人都能修炼。

    每个人都有成仙做祖的机会,可谓是人人如龙。

    虽然此时的洪易还很稚嫩,还没有开始发宏愿,不过那种人人如龙的美好期盼,还是已经在心里生根发芽。

    所以对于整个世界融入大汉世界,他不但没有丝毫抵触,反而颇为心向往之。

    孔子道:“你名字之中带着‘易’字,正符合读书人之名。

    《易》为百经之王,群经之首,不可不读。

    老夫先交给你一本《易经》,你要时时揣摩。

    你先跟你的老师研习心学,当学有所成之后,老夫亲自为你讲解《易经》。”

    听到《易经》的名字,洪易的身躯微微发颤,好似自己跟这本书有着很深的羁绊似的。

    他躬身双手接过《易经》,忍不住翻开阅读起来。

    “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的内容出乎意料地简明扼要,只有六四十种卦象,但是其中却似乎包纳万物,充满了至理。

    每一卦每一爻都有详细的解释,看起来简单,但是却又如同苍穹宇宙一般复杂多变。

    一时之间,洪易简直如痴如醉。

    王阳明道:“你此时的底蕴不足,当先以心学立根基,再修百家之学,兼容并蓄。

    然后再读《易》,同时洞明人间事情,才能发展出自身的学问,达到开宗立派的程度。”

    显然,王阳明对他的资质很满意,所以期望很高。

    在他的眼里,将来洪易的成就未必会逊色于自己。

    在洪易研习心学的时候,从大汉世界透过来的文曲星星光,星星点点地笼罩在洪易的身上。

    他整个人全身发起一层荧光。

    洪易沉醉在读书之中,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的修为竟然在不知不觉地提升着。

    直到夜尽天明,他才发觉自己一夜没睡,不但没有丝毫疲惫,反而精神奕奕。

    他伸了个懒腰,一跃而起。

    谁知竟然一蹦数丈之高,将庙宇的屋顶撞了个大洞出来。

    “我……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