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又么婀娜、多么绚烂、多么柔韵的舞蹈啊……扣人心弦鼓手的动作时而刚劲洒脱,时而温柔含情,其中穿插交替,即体现出北方男人憨厚、刚毅,又体现北方女人的贤淑、柔顺……
我看着,看着,出现了家乡打腰鼓的场景
那时,大锅饭的日子刚刚结束,土地承包刚刚到来。村人的文化生活很是贫乏,老少爷们姑娘媳妇一年中最大的乐趣就是过年耍社火,但是刚刚由“大队”改为“村”的称呼,人们还不适应。
就在那一年春节刚刚过了正月初五,村里的大喇叭响了“全体社员(应为全体村民)请注意大队(应为村)为了庆贺新年,依照依照上级要求,准备组建大队(村)腰鼓队,欢迎大家参加。年龄男队员限制在十八岁到40岁之间,女队员限制在十八岁到三十五岁之间。只要大家报名均可参加。但有个附加条件,就是……”
正是这个附加条件让比我大三岁的姐姐从此为打腰鼓开始梦寐以求;也就是这个条件,让我父亲这个一辈子能文会算,但干不了体力活的父亲在天寒地冻的日子里,拿起了洋镐和斧子,走到了辽阔的、寒风刺骨的苍茫中……我不想在这个欢快的节日里真的忘不了我家,还有我父亲、我姐姐和我饥寒交迫中的凄厉的、悲惨的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