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来一阵又一阵的钟声,那钟声绵延不绝,一直传到我的耳边,听着这钟声,我的心好像一下子就静了下来,我向下人问了,说是灵隐寺传来的钟声,还听下人说灵隐寺许愿极其的灵验,我就向父汗说了,我要去灵隐寺,那年我十岁生辰嘛,我有什么要求,父汗自然都会答应我。”
“所以呀,我就在两个将士的陪同下,骑着马去了灵隐寺,走到半山腰的时候,我见很多人在那里买鸽子,刚想去买个鸽子之时,我一眼就看到了你。”
“哦,是吗,那我也没看到你呀!”云锦曦仔细地回想了起来,确实没见过凤煦,凤煦长得和唐朝男子不一样,若是见到,毕竟会留意的,凤煦看着云锦曦苦苦思索的样子,笑了笑。
“你趴在你阿娘的肩膀上,睡着了呀,怎么还能望见我。”凤煦想着,当他撇下将士一个人爬到半山腰之时,见到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的信男信女们,急匆匆地往山顶走去,他走的累了,一屁股坐在卖信鸽的小贩身边,看着那么多洁白的信鸽在那里咕咕叫着,他一转头,就看到了云锦曦。
那个小姑娘靠在她阿娘的肩头上,正在甜甜地睡梦中,显得那么宁静安好,和急急忙忙走上山顶的人比起来,显得是那么的安静,他坐在信鸽小贩旁边,偷偷地看着云锦曦,真是眉眼清秀的一个小姑娘,在睡梦中时不时地嘟着嘴,又展开笑颜,也不知道是做了什么美梦。
只是不到一会儿,应该是云锦曦的阿爹,就急急忙忙地跑过来,拉着她们走到山顶去了,他看到刚刚放在云锦曦脚下的小竹篮还没拿走,里面装了满满一篮黄黄的银杏树叶,他拿起小竹篮就追了上去,没想到他们脚步匆匆,早已经不见了踪影,他只能作罢。
提着小竹篮的凤煦爬上灵隐寺,走到寺庙当中,上了一柱香,跪在跪垫上,看着眼前高大严肃的佛像,像身边唐朝人一样,连连三叩首,然后把香插在香炉里,父汗一直不知道凤煦为何一定要亲自上灵隐寺,突厥人与唐朝人不一样,不怎么信奉神明菩萨,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他是想在这里为母亲大人上一柱香。
母亲大人离世的时候,他还未到三岁,若不是有母亲大人的画像,他怕早已经忘记了母亲大人的容颜,他是想佛祖保佑,他的母亲大人在天上,一定要平安喜乐,下一世,希望母亲大人能长命百岁,都说这里的菩萨很灵,他难得来一趟唐朝,是应当要好好的拜一拜。
凤煦提着小竹篮往下走,在卖信鸽的小贩旁边等了许久,都没有见到云锦曦下来,他见信男信女们一个个都走了,青石阶上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又见天色快黑了,他只能提着满满一竹篮的银杏树叶回到了驿站。
看到云锦曦趴在她阿娘肩膀上熟睡的模样,他又想起了自己的亲妹妹凤鸾,若是母亲大人在的话就好了,凤鸾一定很幸福,自己倒是无关紧要了,他只想凤鸾每日开开心心的就足以了。
“原来是这样呀,原来是我睡着了,怪不得我没见到你,我就说呢,我记性极好,若是见到一个人,肯定会记着他的模样的。”云锦曦看着凤煦,原来凤煦八岁那年就见过她了呀,凤煦笑着从腰间拿出一个香囊,从里面拿出一片风干了的银杏树叶,递给云锦曦。
“那日我在半山腰等了你许久,没等到你,你急急忙忙被你阿爹拉走了,我追都追不上你,你那一竹篮的银杏树叶,我就只能拿回突厥了,后来我回突厥,总觉得这银杏树叶烂掉太可惜,便命令下人把这银杏树叶给风干,保存起来。”凤煦回到了突厥,命令下人们把银杏树叶都风干好,把银杏树叶摆成心形,再粘在宣纸上,然后用木框装好,挂在他的书房里。
“这不,这回我来唐朝,就携带了一片银杏树叶放在这香囊里,我想着,还能不能见到你,没想到还真见到你了,在美食街我不敢认你,怕认错了,直到刚刚听你阿爹叫你曦儿,我才知道就是你,因为在灵隐寺你阿爹叫你走的时候,也是叫你曦儿的。”
凤煦没想到又碰到云锦曦了,八岁那年,她还是胖嘟嘟一张脸蛋,这过了三年,倒是长成了一副少女的模样,身子脸蛋都变尖细了起来,真是一位窈窕少女。
“怪不得呢,我说我的小竹篮去哪里了,我还以为掉在哪里了,等我们下山之时,我路过半山腰,也没瞧见,那可是我特意捡起来送给芷楹妹妹的,结果也没送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