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平淡生活 > 第25章

第25章(2/4)

的感谢。只是感谢而已。

    凌信诚在与仇慧敏见面的次日,便派人为她办理了三百万现金的入户手续。那天晚上他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了与仇慧敏见面的事情,然后说到了优优。

    他问我是否知道优优的案子有何进展,优优是否已经承认作案。他同时表示相信公安机关会进行细致的调查,因为到了法庭一切要凭证据说话。但他并未对我掩藏他的心情,他说他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个念头作怪,总让他满心希望公安机关经过调查,最终证实凶手不是优优,他说虽然乖乖人死不能复生,但如果此事与优优无涉,他的内心会好过许多。

    我理解信诚的心情,我明白他还爱着优优,所以他的直觉到目前为止,依然被这种感情控制,他不相信优优会杀他的儿子,他不相信优优会干这事。

    我毕竟不是公安人员,我毕竟不是办案民警,对他的直觉我无法呼应或者反驳,无法表示是与不是。我只能冠冕堂皇笼而统之地劝他相信法律,以证据为准。我告诉他案子已经送到检察院去了,法院不日就要开庭。这种案件按规定一律公开审理,到时一切证据都会公之于众,一切真相,都会随之大白。

    在与凌信诚通话的翌日上午,我突然接到了检察院打来的一个电话,他们说有件事情,是关于优优的案子,希望我能过去一趟。我放下电话之后没有耽搁,立刻按对方在电话中留下的地址,找到了检察院办公的地方。在一间相当正规的接待室里,我受到了检察院一位官员的接待。尽管我一路上预想了多种可能,但那位官员话一出口,还是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

    “请问您与凌健安被杀案的犯罪嫌疑人丁优是什么关系?”

    那位官员这样问我,我想了一下才镇定回答“我们算是朋友关系吧,普通朋友的关系。”

    官员提出希望看一下我的身份证,我同意了。他看完身份证后向我问道“您就是那位作家海岩吗?”

    我说“对。我因为要写一部小说,描写外地青年在北京打工的成长和遭遇,所以经人介绍,认识了丁优,对她进行过几次采访……”

    我这样说明我和优优认识的过程,意在让对方了解我们彼此的关系,但在这位检察官听来,我也许犯了怕被连累的嫌疑。

    检察官的脸上没有太多表情,腔调也是例行公事,他说“凌健安被杀案经北京市公安局侦查终结,现已移送本院审查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犯罪嫌疑人有权为自己指定辩护人。现在,本案犯罪嫌疑人丁优委托你担当她的辩护人,你同意接受这个委托吗?”

    我咣地一下愣了,愣了半天不知该如何表态。我知道为犯罪嫌疑人依法进行辩护,早已不算什么丑事,但我还是万分踌躇,因为这样一个差事实在非我所长。

    但我对优优,确实交往已久,已经真的成了朋友。作为朋友,特别是她一直以来以兄长视之的朋友,我也不便一推了之。

    那位检察干部,继续不动声色地发问“你接受吗?”

    我在慌乱中下意识地点头,却又提出一个要求“我没干过这种事情,所以,我想在我决定接受之前,能否当面见见丁优?”

    检察人员马上回答“可以。你回去等我电话,我安排好了马上找你。”

    我没想到现在检察机关的效率竟然快得出奇,当天下午,其实也就是一个多小时之后,我接到检察官的通知,同意我下午到分局看守所去,会见优优。

    我和优优的会见安排在一间看上去是专门为会见而用的小房间里,优优被带进来时我吓了一跳,她比我上次见她,至少瘦了十斤,身子突然变得异常娇小单薄,只是脸上气色比我想像的要好,进屋见我在座甚至还咧开嘴高兴地笑了。

    她主动开口“大哥你来啦。”

    我站起来答应“啊。”然后说“坐吧。”

    我们隔桌而坐,优优又笑,像见了亲人似的。她说“谢谢你来,海大哥。”

    我也笑笑,说“你还好吗?”

    她说“啊,还好。北京的警察,总归又不打骂人的。”

    我不再闲聊,介入正题,我说“你请我当辩护人的事,检察院和我说了。我是觉得,我不是个专业律师,我对法律……”

    优优打断了我的推辞“海大哥,我不是请你当律师,我只是想见见你。”见我愣了,她又说“我是想求你帮我找个人,让他来为我做辩护。”

    我很是意外,怔怔地问道“你想找什么人,为你做辩护?”

    “我想找周月,我想让他给我做辩护。我怕通过检察院的人去请他,他肯定不来的,所以我就想起了您。我想请您替我找找他,替我好好求求他,我想他也许会来的。你是个大作家,说话能说到点子上。”

    我有些不解地问“可周月也不是个律师呀,你为什么不请个专业的律师呢。如果你没钱请不起,法院是可以为你请个免费律师的。咱们国家的法律有规定,像你这种……”我刚想说“像你这种要判死刑的人”,可话没出口又收住了,支吾了一下改口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