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这个结尾尚未完成之前,我半夜三更接到了凌信诚的电话。他在电话里的声音非常焦急,焦急中还带了些少见的愤怒,愤怒中又包含了情不自禁的沮丧……他沮丧地告诉我优优跑了,时至深夜还未回家。他详细地说了优优离家出走的过程,自我辩解的同时又夹杂了对优优的批评。他说他没想到优优的个性如此之强,脾气如此之大,一言不合,摔门就走,这日子长了可怎么过呢。凌信诚的这个电话,再次把我对爱情能够持久的幻想,无情打破,让我深感男女之间性格冲撞,日久生厌,甚至柴米油盐,经济纠纷,这些才更加真实,更加永恒。
凌信诚诉说完了,抱怨完了,还是希望我能帮他找到优优,劝她回来。我说优优并没打电话给我,我也不知她的下落,她会不会去医院她大姐那里了?会不会去她姐夫那里了?她姐夫不是开了一个店吗。凌信诚说这些地方他都找过,也打电话问过,他们都说没有见到优优。
于是我一边答应他明天尽量去找,一边站在优优的立场,做些缓解矛盾的工作。我说据我观察,优优对你有很深的感情,但你也要为她想想,一个二十岁的女孩,守着一个一见她就发神经的孩子,她究竟有多少耐性,究竟能承受多长时间,总不能对她要求过高。另外,你们两人相处,你是强势,她是弱势,她经济上要依赖于你,你又是男的,她在你面前惟一剩下的,惟一敏感的,只有自尊。她因为自尊受伤而离家出走,你应当理解,应当宽容。我的劝说让凌信诚在电话里沉默下来,没再为自己辩解理论,在结束通话前他向我表示,优优回家以后,他可以向她赔礼道歉。
第二天我是通过阿菊找到优优的。阿菊已经不在医院陪护优优的大姐,因为优优大姐已经出院,住到优优姐夫开的店里去了。优优姐夫拿了凌信诚给的二十万元投资,本来雄心勃勃,要重演志富火锅尚未实现的神话,但自从他倒了几次手机,间或还做了几次“倒卖人口”的“脏活儿”——为一个在北京开酒吧的仙泉老乡从仙泉招了几名坐台小姐,赚了几笔“不赚白不赚”的小钱之后,已经彻底蜕变成一个典型的“机会主义分子”了。我对优优说到“机会主义”这个词时优优居然没有听懂,这是老词,已经多年不用,源自毛在井冈山打游击时期的著作。毛说机会主义就是这里有利就到这里去,那里有利就到那里去,无一定原则,无一定方向。我对优优说,你的姐夫就是这样的“机会主义”分子。他看到北京的网吧生意很火,便立即放弃了他的火锅理想,在酒仙桥那边开了一家网吧,做起了少年儿童的生意。那网吧也起名叫志富网吧,刚刚营业,生意挺火。钱志富就住在网吧后面的一间平房里,优优大姐出院后也住在那里。凌信诚还把公司里一辆八成新的奥拓汽车,让姐夫开着,又单给了大姐三万块钱,让大姐把个家安得像模像样。
大姐出了院,阿菊却没失业。优优本来想再求凌信诚也帮阿菊找份工作的,但阿菊自己有本事,在医院就地取材找了个挺美的差事。这差事并不是留在医院,而是到一家装修公司去当秘书。装修公司的老板是个工头出身的江苏人,那一阵割阑尾住在大姐隔壁,和阿菊互相对眼交了朋友,没出三天便亲口许愿,并且一出院就说话算话地将阿菊带走。
我先在那间“志富网吧”里找到了优优的大姐,从她那里得到了阿菊的电话。我就在那间网吧里和阿菊通了电话,阿菊没听我说完就打断我说“对,她是在我这里,你要不要和她说话?”
于是我和优优就说上话了,不是在电话里,而是见了面。见面的地点就在阿菊住的地方,离“志富网吧”很近很近,就在大山子附近一幢居民楼里,两房一厅的一个单元,家具灯具都是新的。阿菊新交的那位开装修公司的男朋友名叫老六,平时业务很忙,时常不能回家,他不回家时阿菊就一个入住在这里,她那个公司秘书的头衔只是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