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毫不客气地点了点头。返身消失在黑暗中。
随后。宅子地四周突然燃起了火光。四面地香众从四面八方翻墙而出。前门也被杨香主打开。当先看到地正是一脸焦急地王二。不待王二反应。当先提刀冲出地杨香主一脚踢在他地心窝。手起刀落。便是一阵血溅。
“呸。”杨香主一口吐沫吐在王二地尸体上“叛徒。”
这个时候。四面地街巷突然传出一阵喊杀声。无数地人影涌了出来。
“不要走了反贼。”
“杀。”
宅子四周一片混乱,火光冲天,明军已将整片宅子围的如铁桶一般,宅子里有人冲出来,便是一阵火铳。
火势越来越大,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焦碳气味,越来越多地明军开始封锁街道,里三层外三层的将宅子围住,由于命令是活捉反贼,因此明兵们虽然握着火铙,却一直没有开火,只是看到零星的人自围墙处攀爬出来,便是无数地人围过去,将其活捉。
每一个被捕的乱党都会被带到刘国轩面前确认,刘国轩的眉头皱地更浓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看上去像幕后指使的人出现,至少一个能够安排如此周详计划进行刺杀行动的人他还没有看到。
“来啊,阻止敢死队,进去搜。”刘国轩扬了扬手,宅院里的火势已经失去了控制,进去既可能会被烧成焦炭,而且还有穷凶极恶地乱党,刘国轩只能使出最后一招杀手锏。
大火和喧嚣一直维持到了天亮,整座宅院已被大火烧成了灰烬,只剩下一段段冒着浓烟的断臂残骸。
此次共捕获了三十三人,已经交给了三司府衙连夜审问,等刘国轩睁着猩红的眼睛在断臂残骸中搜查时,并没有看到任何活物,有的只是十几具烧成焦炭的尸体。
无奈的刘国轩只能摆摆手,除了几个留守地明兵之外,黑压压的明兵犹如潮水一般退去。
过了两天,连留守地几个明兵也撤了出去,这一次算是捣毁了贼窝,前后共捕获二十三人,还有十几个烧成了焦炭,因此根本没有必要为了一堆残壁在此留守。
刘国轩显然没有想到,在一堆断壁之下,一个早已被挖空的古井中还藏着人,几天之后地一个黑夜,十几个人从古井中爬了上来,消失在夜幕中。
…………………………………………………………………………………………………………………………………………………………………………
行刺案开始进入了审讯阶段,三司衙门的官吏自然不会让这些乱党好过,这一次乱党地行动还不知影响了琼州府多少官员的仕途呢,什么老虎凳、辣椒水、插针、锯割、断椎,只要不弄死,由着三司的官吏折腾,几天之后,终于有人扛不住招供了。
琼州布政使算是松了口气,连忙将供状呈送上去,可是已经晚了,等刘国轩带着一队明兵找到了那个井口,里面早已空空如也。而朱骏看到了供状上朱三太子四个字
得吓了一跳。
对于这个朱三太子,由于受到前世电视剧的影响,朱骏还是熟悉的。事实上,自明亡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各种版本的朱三太子层出不穷的出现。
所谓朱三太子仅是清康熙年间的人怀念明朝后代的一种通称,不一定确指是谁,称朱三太子乃是因为崇祯末年见存的皇子有太子、定王、永王三人。根据《清实录》、《东华录》等书记载,康熙朝破获和朱三太子有关的案件就有多次。流传明崇祯帝第三子尚在民间,一些人即以“朱三太子”为号召,举兵抗清,清廷大力搜捕,史称“朱三太子案”。
如杨起隆以“朱三太子”名义在京城纠众反清,并建广德年号,但旋即失败。失败后,杨潜逃。直到一年后在陕西汉中、兴安一带又有一个自称朱三太子的人,秘密进行反清活动。但清廷并未能将该人捕获。
接着漳州人蔡寅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率“白头军”数万人起事,然后活动于南靖、长泰、同安等县山谷间。
康熙十六年六月河南城有人诈称明皇子起事。
康熙十八年八月受命平定三藩的定远平寇大将军、安亲王岳乐在湖南武冈州枫木岭俘获了传说中的明太子,十二月岳乐奉旨将明太子解送京师,加以杀害。
康熙四十四年前后,江苏太仓一念和尚和浙江大岚山张念一、张念二等又以“朱三太子”名义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起事。
这些朱三太子们犹如幽灵一般,从康熙甚至到乾隆都头痛不已。这种自称朱三太子起义或是暗暗潜伏的人既有追思前明的情节,但是也不少野心勃勃幻想着打着前明旗号而有朝一日登基称帝的野心家。
令朱骏最为费解的是,这个朱三太子不好好的去干反清这份有前途的工作,为什么要行刺自己?这实在于理不通啊。
可惜这些被捕获的乱党分子大多都是中下层的人物,不能够直接参与高层的机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