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金光之侠客行 > 第三十二章三春白雪归荒冢 袖中吴钩霜雪明

第三十二章三春白雪归荒冢 袖中吴钩霜雪明(1/2)

    九岁那年,从父亲的手里接过这把刀时,我曾发过誓。

    要用这把刀终结九州的烽烟和战火,将那些外来者赶出中原。

    但我不曾想过,有一天,会用这把刀,杀死自己曾经的友人。

    他从尸体上拾起那枚染血的帅印,将它紧紧的握在手心里。

    “人心都是会变的,将军。我想,现在的你,已经能够看清这丑陋的现实了。”

    那人的话语在他耳边响起。

    “您不用太过在意,这只是个合作罢了。如您所愿,为了拯救天下苍生的合作。”

    “新的正义往往为旧的正义所不容。每个人都可以自称正义,那么,为什么不能是纵横家!”

    古旧的战场遗址上,兰陵笑笑生盘腿坐在高处。一边喝酒,一边俯瞰着面前的荒野。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风吹得他肩上的披风猎猎作响,荒芜的天地间好似只有不知名的孤魂作伴。

    “杀啦杀啦!”战场的拼杀声在他耳边回荡,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人带领起义军在敌阵中来回冲杀的场景。

    “你口中的正义并非是真正的正义,只是彼此攻讦的野心。”那人说。

    “那将军的正义又是什么呢?”

    过去,那人没有来得及回答他的问题。

    现在,再次重逢。

    “将军,你能为我解答吗?”

    酒杯倾斜,杯中的酒水被狂风吹散。

    敬死去的人,也敬活着的人。

    古岳峰。

    那天观摩别小楼和慕容烟雨的对决时,李幼安意外领悟了自己的刀意。

    这使所有人大为诧异。

    一个年仅六七岁的孩子,却在剑法与刀道上展现了百年难遇的天赋。

    但李玄苏对此却有些顾虑,毕竟习武就怕太杂,以致于多而不精。

    “那只是庸人的托辞罢了。对于天才来说,想要两者兼顾并非难事。”

    李剑诗的来信打消了他的顾虑。

    过去,安儿被疾病所困。

    现在,他的先天热症已经根治,又在武学上展露如此绝顶的天赋。

    做父亲的,顾虑太多反倒会耽误他。

    此后,除了向李玄苏和李沉渊学习古岳剑法以外。

    李幼安还时常前往埋霜小楼,向别小楼学习刀法。

    不过,对外还是借着一个看病的由头。

    但实际上,李幼安的先天热症早已根治。

    后面的几年里,别小楼依次把纵横刀法传授给了他。

    纵横诀六式,加上变式·吴钩霜雪明,李幼安都基本掌握了。

    这样说起来,他其实也算是纵横家弟子。

    但李剑诗对此的态度却并不明朗。

    埋霜小楼。

    “黄金错刀白玉装,提刀独立顾八荒。”

    “这把刀,就当是吾送你的出师礼。”

    “多谢遥星师尊。”李幼安郑重的接过别小楼递来的木匣。

    木匣中。

    锋利的刀刃与温润的白玉相衬,“刚与柔”的气息矛盾交织,是收敛自得,也是锋芒毕露。

    “它叫什么名字?”李幼安问。

    “此刀名唤——”

    “嵯峨——”微风吹来,蓝色的刀穗在风中飘荡。

    就如同这风雨飘摇的江湖,似乎永远也不会休止。

    这一年,正是嘉靖三十九年。

    一群忍者自东瀛远渡重洋,来到了中原。

    这些人分别出自东瀛的两大势力,即西剑流和东剑道。

    据说,他们是为了寻找所谓的‘东瀛秘宝’而来的。

    所有与利益相关的事物都意味着争夺,当然,这件秘宝也不例外。

    古岳派,海月堂。

    一处院落的屋顶,李幼安正躺在瓦片上,枕着胳膊看书。

    午后的阳光透过树缝,洒落在他银白的头发上,透露着晶莹的光泽。

    在古岳派,一般年满十二岁的孩子才可以进入海月堂习武。

    但一些天赋出众的弟子却是例外。

    回顾海月堂建立至今,李幼安是年龄最小的入堂弟子。

    若不是云兮月阻拦,李幼安大概也会成为最早通过堂内大考的弟子。

    手中是兰陵笑笑生寄来的新作,写的也是江湖上最近的风波。

    为了寻找秘宝,外面的人都锚足了劲儿。

    现在的中原,西剑流、东剑道、武林人士以及朝廷西厂,几方合纵连横,各怀鬼胎,把中原搞的乱糟糟的。

    武者们掀起的腥风血雨,最后遭殃的还是中原百姓。

    这几年,古岳派的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