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贾府长媳[红楼] > 第134章 县主

第134章 县主(1/3)

    “所以,  这些倭人虽然在海津上岸,但并没入海津城,而是一路绕到保定附近,  在保定附近抢劫了一支商队,  冒充商队里的人进的城?这被抢的商队还恰好是倭国商队?”王熙鸾和贾瑚确认。

    “是,就是这么凑巧。”贾瑚意味深长,“本该在海上沉没的船被海浪带到防卫空虚的海津岸边,  船上初染上时疫的几个倭人还没到病重不治的程度,所以在山林里迷路几日还能活着,他们才找到路,  就‘恰好’遇见倭国商队。”

    王熙鸾嗤笑“都这么凑巧,就不是巧合了。她……还真是费心了。”

    “都过去了。”贾瑚向前倾身,离王熙鸾近了些,安抚道,  “而且所谓的‘命运’,  也……”

    “世上本来就没有注定的事。”王熙鸾手肘撑在桌上,看着贾瑚,  “就像她,  机关算尽要让我们回到原路,害了史家的人,  害了贾瑞,害了秦可卿的弟弟,  还险些把薛家姑父也害了,可疫病这种东西……赵姨娘和她腹中孩子没熬到药方来,  我不信这也是她计算里的。”

    贾瑚道“若贾王两家败了,不管有没有赵姨娘,贾探春都逃不了薄命。”

    “你说得是。”王熙鸾双手离开桌面,  往后靠在椅背上。

    已经入了秋,秋风绕过亭柱,抚在王熙鸾如云的发髻、流金的衣衫、和她葱管儿似的手指轻轻拿住的绣帕上。

    定安侯府花园里,王熙鸾和贾瑚相对而坐,亭外是波光闪烁的秋水,空中没有一丝浮云,天蓝得惊人。

    比王熙鸾身上穿的碧色洒金云纹锦缎褙子还勾人的眼睛。

    京中时疫已经结束了,只有京周各城还零星会出现几个病例。

    在长达五个月的罢朝后,九月初一,圣上终于在兴庆宫含元殿重开大朝,文武百官入殿,山呼万岁,同贺大周国运昌隆,圣上福寿万年。

    对在时疫中有功者的封赏也是这日公布宣旨。

    首功者有三人。

    皇四子明盛仁,封忠礼郡王。

    定安侯王子腾,加封太傅。

    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瑚,封靖安伯,其荣国公府世袭一等

    神威将军之爵由其弟贾琏平袭,命贾瑚从宁荣二府族谱中除名,自成一门。

    圣上对这三位的封赏里,封四殿下为郡王爵是理所应当,加赐定安侯太傅衔,虽说比他立下的功劳而言有些不足,但五月定安侯离京前,圣上特将其伯位提为侯爵,加在一起看,这恩赏就不能说不重了。

    而贾伯爷虽还未满弱冠就得了伯位,令不少人眼热,但京中防疫之法是他拿出来的,研制出时疫药方的大夫也是他留下的,圣上赐其靖安伯之位乃是合情合理,他的功劳也确实当得起一个伯爵。

    但……

    圣上命他从宁荣二府族中除名,自成一门……

    让人觉得颇为微妙。

    宗族乃是一个人在这世上最有力的后盾,贾氏一族一门两国公,赫赫扬扬,虽开国几十年,两府都不再袭国公之爵,但其子嗣繁盛,亲朋众多,荣国公府还出了一位北静郡王世子妃,圣上让靖安伯与宁荣二府分开,这怎么想都不会是对靖安伯的恩赏。

    得了伯位却失了家族……

    圣意难测啊。

    而当日,让殿内众臣更诧异的圣旨还有一卷。

    圣上封定安侯之女、靖安伯之未婚妻、王氏王熙鸾为靖宁县主。

    那时虽然是在庄严肃穆的含元殿内,众臣议论的嗡嗡声也不绝于耳。

    捧着圣旨的太监笑呵呵往殿外行,才领旨谢恩的王子腾和贾瑚都不禁向对方看去。

    “是你?”

    两个人的眼中都是震惊和迷茫。

    不是他求的?

    王子腾慌忙行礼道“陛下,臣家中小女年纪尚幼,于国无功,也不曾做过于社稷有益之事,便得郡王之女的封号,臣惶恐……”

    圣上坐在龙椅上笑道“王爱卿请起,不必如此惊慌。靖宁县主乃王爱卿之爱女,又与靖安伯有婚约,你二人在时疫中有大功,朕封靖宁县主,也是对有功之臣的奖赏。且不过一县主而已,与王爱卿贾爱卿之功相比不算什么。”

    不算什么?

    若真不算什么,何必特封县主?

    明知应是推不得了,王子腾也再四辞到圣上面露不悦之色,才既感激又不安的谢

    过圣上大恩。

    圣上……终究还是对他起了防备了。

    “定安侯,靖安伯,靖宁县主。”王熙鸾口中念过这三个封号,发出一声轻笑,“真是……从封号上就做这些手脚。”

    她越长大,眉梢眼角就越显出妩媚凌厉。斜斜瞥了贾瑚一眼,她笑道“分明我才是定安侯的亲女儿,论亲疏远近,该是我得‘靖安’二字,偏你是靖安伯,我是靖宁县主,这不是显得我和你更亲近,却和爹远了?”

    “换过一家,说不定从这封号上就要心里起嫌隙了。”王熙鸾虽然笑着,但眼神极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