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贾府长媳[红楼] > 第131章 托付

第131章 托付(2/4)

,二太太自然是明白的。”

    贾母哼一声“我看有人就不明白!”

    张问雁知贾母说的是贾政,隐晦劝了几句,到底没劝住贾母派人过去斥了贾政一回。

    贾政怀着身孕的妾室被送出城外,还挨了老母责骂,心内郁郁怎可一言道尽。

    但他别无它法,只能全盘受了,只是在和贾珠读书讲文章时,难免黑了几日的脸。

    毕竟是从小被贾政逼着上进长大,看见贾政如此,贾珠自然被勾起了些不好的回忆,面对贾政时又提了十二分小心。

    但等他知道贾政是因为什么不快后,忽然觉得他的父亲虽然满口的清正上进仁义,其实……

    不过是个普通人。

    父亲若真算得“正”,为什么一开始要拦着母亲把赵姨娘送出去?

    他从前常被父亲斥“做兄长的不如兄弟”,那父亲做丈夫的还不如妻子,父亲就不愧吗?

    那晚,贾珠独个躺在床上,很晚才闭上眼睛。

    赵姨娘的事过去后,荣国府清净了有几日,直到五月二十这日,圣上宣贾瑚入宫。

    因时疫蔓延,宫中太监出来宣旨也不必全府上下迎旨了,再者圣上只是口谕,贾瑚领谕后立时动身入宫,派人往荣庆堂去报信,并命贾琏去陪伴贾母张问雁,以安其心

    。

    贾琏毕竟和贾瑚不同,又是在时疫未过去时圣上传召,纵有贾琏陪着,贾母张问雁也难免担忧。

    “琏儿,你知不知道瑚儿是因何入宫?”贾母问。

    贾琏并不清楚内情,对今日贾瑚被召入宫中原因也一无所知。但祖母和母亲相问,他却不能什么都不说。

    “老太太、太太,我觉得应不是坏事。”贾琏小心斟酌着道,“京中防疫之法是大哥提的,还着实有效。咱们府上已经连着几日没有发作的了,想必京中情况也在好转。又有定安伯在,想必圣上召大哥入宫,就算不是嘉奖,也应不是斥罚。”

    贾母觉得他这话有理,稍微安了些心,自己思索一会儿,问“你们说,会不会是圣上觉得瑚儿法子的好,想给瑚儿官职,好让瑚儿效力?”

    贾琏道“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只是……”

    “只是瑚儿可还没出孝呀!”张问雁忙着接口道,“瑚儿得明年正月才出孝,按理说是不该在朝中任职的。”

    贾母道“凡在朝官员,有父母离世者,必得守孝三年,但也有‘夺情’的规矩。此时情况非比平日,正是用人之际,这段日子,一应理当丁忧的官员都要延后守孝,圣上要用瑚儿,许他在孝中任职也未可知。”

    张问雁轻声道“外头尚还凶险,圣上真要瑚儿效力,那瑚儿岂不是危险了?”

    贾母叹道“一个多月前,瑚儿所呈防治时疫之法得在京中施行的时候,你还乐呢,这会子又不愿意了?”

    “我是没想到……”张问雁手扭着帕子,满心担忧。

    贾母皱眉问“你是想让瑚儿一辈子平平安安的一事无成,还是想让他为官做宰光耀门楣?”

    张问雁揉着帕子想了一会儿,叹一声道“老太太,实话说,我只想让孩子们一世平安的好。他本是读书的,等出了孝考上去,十年二十年,总会升迁调动,便不能,一辈子顺顺当当,没什么大风浪,也就罢了。”

    “老太太……”张问雁拿帕子抹泪,“瑚儿琏儿小时候过得不顺当,怎

    么……长大了,日子越来越好了,还是这样?”

    贾母听出她这话里是在埋怨贾赦,却没和才刚一样出言教育她。

    看张问雁哭一会儿收了泪,贾琏亲给她倒了一杯茶,贾母才问“大太太,你是书香门第出来的闺秀,饱读诗书,应不会不知道一句俗语,叫‘富贵险中求’罢?”

    张问雁一怔“老太太,我知道。”

    贾母道“你看咱们宁荣二府,不是两位国公爷九死一生跟着高祖皇帝在战场上挣出来的?再看亲戚们各家,谁家不是祖宗拼命才得来的富贵?就说瑚儿岳家定安伯,那真是把脑袋拎在手上才有今日的地位。还有当年,国公爷能平袭国公,不也是……”

    说起贾代善,贾母一叹,道“大太太,世上哪儿有那么容易就平安的?让你别当荣国府一等将军夫人,往外头去做平民家的媳妇,别说锦衣玉食了,就连顿饱饭都难吃上,不知什么时候就染上时疫被拉到城外去,不知死活,你愿意不愿意?”

    张问雁抿了嘴不言语。

    贾母还道“你再想想你自己,你老爷还在的时候,你难道就容易了?”

    “老太太?”张问雁不敢信贾母竟这么说。

    贾琏也不知该说什么。

    贾母笑叹“你老爷确实是个混账东西,连他那一辈几个人都没什么出息。幸好有个瑚儿,咱们家再兴旺起来近在眼前。瑚儿既托生在咱们家,又是袭了爵位的长房嫡长子,有他在前头带着,底下的人才好上进。”

    “再有,瑚儿他就是这个性子,主意大,定了主意就谁也拦不住,这么多年你还不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