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贾府长媳[红楼] > 第118章 斗法

第118章 斗法(1/4)

    贾母的沉吟不决在贾瑚意料之中。

    前些年贾代善还在时,  和贾母夫妻三十年,感情还算不错。

    贾母算是这时代合格的高门大家族当家夫人,出身侯门,  嫁入国公府,生育两儿一女,  丈夫生前是圣上极信重的臣子,连带她也在高门贵族间地位非凡。她能称得上是心智清明,手腕高超,  知道什么是对她和对荣国府最好的,  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定。

    比如前些年,贾赦糊涂不成器不亲近她,  而贾政是她亲手养大,在读书上好歹于三十之前得中举人,  算比贾赦明理出息许多。她为了自己晚年仍能在荣国府内有势,  也为了荣国府不被贾赦连累,带向末路,  曾起过让贾政当荣国府的家的心思。

    是看到他连中“小三元”,  贾母才彻底定下主意,  允了贾赦正位。在贾赦还活着的那几年里,贾母也没少为让贾赦少惹事费心,  对他也能算信任看重。

    她在荣国府的这几十年,  正是荣国府极盛的几十年,而她这几十年的尊贵地位,  大半是其夫贾代善带给她的。

    贾代善一死,  荣国府还是国公府邸,她还是国公夫人,但地位都大不如前了。

    他现在只不过是虚衔一等将军,  在圣上面前勉强算露了脸,身无实职的举人而已。和生前的贾代善比不算什么。

    贾母怀念贾代善,偏宠和贾代善生得相似,还衔玉而生的贾宝玉是应该的。

    毕竟那块通灵宝玉,只有他、鸾鸾和贾母三个人见过。

    那确实不是一件俗物。

    人年纪一大,就容易心里糊涂,圣上如此,贾母虽没和圣上一样服用丹药,但年岁渐老带给她的影响已经渐渐浮现了。

    喜欢孩子,喜欢热闹,喜欢子孙们事事都顺着她的意。

    趁现在贾母还只是略有此症,把贾宝玉挪出来为好。

    这些年他和贾母算合作得不错,他希望能让贾母有一个安稳的晚年。

    贾瑚道“其实宝兄弟早些挪出来也不只是方便上学。他生来有个爱胭脂水粉的毛病,老太太这里多是年轻丫头,

    纵再怎么教他,严也罢顺其自然也罢,他日日见的都是这些,怕难彻底掰正。不如挪到我那边去住,服侍的全是小厮嬷嬷们,他见不着这些,又有了功课要读书,如此几年,应就能好了。”

    贾母微微点头,神色松动了些。

    贾瑚道“且宝兄弟今年四岁,算是孩子,但再过二三年,也到了避讳的年纪。老太太这里还养着迎春妹妹,往后各亲戚家的女孩子长大些,如姑母家里的黛玉妹妹,保龄侯家的妹妹,还有薛家的妹妹,都少不得要往老太太这里请安拜望。老太太喜欢,留下妹妹们住几日也是常有的事。若宝兄弟在这里便不方便。叫外人见了六七岁的男子和姐妹们厮混也不像样,远近亲友家也不好带姑娘来。并元春妹妹将成北静王世子妃,作为郡王世子妃的娘家,更应谨慎守礼才是。也不单是宝兄弟要挪,等琮儿该开蒙的时候也要挪出来的。”

    又是林黛玉不好过来,又是元春要到北静王府,昨晚贾母才和王宜和说了让她注意着,这回贾瑚这么一说,贾母深觉有理,道“你说得是,宝玉是该挪出去了。只是……”

    贾母叹了一声“你们祖父早走,你们父亲也去了,我老了,见不得冷清,宝玉一挪出去,这里就剩迎春丫头一个,没了宝玉吵闹,倒觉得过于静了。”

    贾瑚道“若老太太愿意,二叔家里探春妹妹要满一周岁了,听得也甚乖巧聪明,不如挪过来养在老太太这里?”

    贾母沉吟不语。

    贾瑚道“算是我求老太太。我听得那位赵姨娘似乎不大稳重,咱们家的女孩子还是得好好儿教养,不说都养得如元春妹妹一般当得起郡王妃世子妃,也不能叫人带歪。珠大哥病还没好,元春妹妹也要出阁,二婶子忙不过来,我做侄子的也不好插手叔叔房里的事,只能求老太太了。”

    贾琏在旁帮腔,笑说“有意思!宝兄弟和探春妹妹是亲兄妹,宝兄弟挪出去上学,探春妹妹过来替她哥哥孝敬老太太,也算正好儿了。”

    贾母笑道“你个猴儿!就知道帮着瑚儿要支使

    我!”

    贾琏忙站起来,笑道“老太太这话,孙儿可万万不敢应。只是俗语说‘能者多劳’,老太太有能为,我们做晚辈的不成器,少不得要劳动老太太再操心了。”

    他这话说得贾母高兴,贾母看他越发的神采夺目,秀色飘逸,人不知何时已出息得这样。

    再看坐在一旁的贾瑚,贾母心想琏儿是瑚儿从小带大的,除了瑚儿往济南读书那几年,并往承德去求亲外,他和琏儿两个几乎算得上日日不离,纵在济南读书不能常回家,瑚儿写给琏儿督促功课的书信也月月不断。

    还有那薛家的蟠小子,只在瑚儿手里管了不到两个月,听老二媳妇说起,薛家是觉得蟠小子变了不少了。

    琏儿是瑚儿亲兄弟,薛家是一年给瑚儿几万银子请他,宝玉好歹沾个堂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