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说了不到半个时辰的话,还不到午饭的时辰
,温瑛便要告辞。
贾敏并没甚留,只说忙过这一时,等王家搬入伯府再好好相庆,又忙命“快去前头书房把大爷请来,他岳母都走了,他不来送送?”
而此时,王熙鸾已在西侧间和黛玉吃过点心喝过牛乳,还玩儿了两三刻钟的各样玩意儿。
果然人确实有天资高下之分,王熙鸾心内想道,黛玉现虚岁两岁,实岁不过一岁三个多月,其聪慧灵透之处已能比得上平常两三周岁的孩子了。
若说吃点心之前能忍住了,先乖乖坐在炕上让丫头们帮着擦手,吃点心时能自己拿着点心小口小口吃得干净,喝牛乳时也能自己就着炕桌捧杯子喝完,吃完了又乖乖坐在炕上等擦手擦脸漱口算是林府家教好。那黛玉吃完了点心,能安安静静坐着和她玩了两三刻钟不吵不闹,还不会说许多字,却能用有限的词语把想表达的意思说清楚,那就真是天生的秉性了。
原书里说,黛玉是绛珠仙草下凡还泪,所以才先天不足,又是天生的仙姿玉质,心思灵巧,气度风流。
但现下黛玉并无半分先天不足之状,却仍是这么天生聪慧,贾宝玉也是生来带着通灵宝玉,薛宝钗身上也有“热毒”,那这“还泪之说”“木石之盟”“金玉姻缘”之类的还作不作数?
原书里还写了,是黛玉三岁时那癞头和尚到了林家,说要化黛玉去出家,还说了些“黛玉不许见外人才能好”的话。黛玉六七岁进贾府,之前从没去过荣国府上,林如海一直在外任。
但如今因各种原因,林如海竟被调回京中任了吏部侍郎,看上去官途比原书还要通畅。林家既在京中,黛玉少不了要跟着贾敏往荣国府去。
也不知那和尚道士什么时候会给宝钗冷香丸的方子,这两年又会不会到林家来。
算算时间,离原书故事正式开始越来越近。
薛蟠、薛宝钗、贾迎春、贾宝玉、林黛玉、贾琮、贾探春,这些原书里的人物一个接一个的都来了。
她还听得今春史家保龄侯长子之妻终于有了
身孕,若她所料不错,史大奶奶腹中的正是史湘云。
但她和贾瑚已经改变了很多,证明剧情并非无法更改。
那和尚道士若真敢来,凭他们有什么神通,她也敢拿住他们问话!
贾敏给王熙鸾准备的院子在她正院东边,是个前后足有两进的院子,里面色色布置得齐全。送走温瑛,贾敏便亲带了王熙鸾去看院子,又和贾瑚笑道“你看看,我可没委屈你媳妇罢?”
王熙鸾红了脸不依“太太,我住我的,和他什么关系?”
贾敏有意想让贾瑚和王熙鸾多相处一会儿,又怕不合礼节。正是午饭时间,她便先安排一家子一起吃了饭,饭毕和贾瑚道“你替我送鸾儿回院子去?”
贾瑚忙道“多谢姑母。”
王熙鸾小声道“我才是家里大姑娘,瑚大哥哥是客,太太怎么弄混了。”
贾敏便笑问“那你自己回去?”
王熙鸾低了头不言语。
把黛玉放在林如海怀里,贾敏笑将他两个往外推“去罢,去罢,磨叽什么。”
看贾瑚和王熙鸾并排挨着走远了,贾敏回屋问林如海“一上午了,你看瑚儿怎么样?”
林如海抚须笑道“若照这样下去,三年后一甲不难呐。”
“习武先生岳父大人给妹妹请了没有?”丫头婆子们都远远跟在后边,贾瑚低声问王熙鸾。
“你这‘岳父岳母’叫得还真顺当。”王熙鸾先嘟囔一句,方道,“爹说先托边关诸位总兵帮着找找,若找不见,大不了往圣上面前求一位。”
“圣上面前?”贾瑚略严肃道,“那若不是仪鸾卫暗卫,宫中何处还有工夫高强的女先生?”
王熙鸾轻叹“我看爹的意思其实就是主动向圣上求一位暗卫,以表明王家忠诚,好过圣上起了疑心,暗地里派人来好。”
贾瑚道“岳父大人是聪明人。”
王熙鸾抬头看他“你可要小心。”
“你放心。”转过一处,阳光方向变了,贾瑚把手中遮阳绸伞也动了动,看阴影把王熙鸾覆在下面,方
一笑,“我舍不得你。”
王熙鸾只觉得她面上的笑怎么压也压不下去,脸越来越热,只好低了头转移话题,说起和尚道士的事。
贾瑚道“若有他们踪迹,你抓不住不用非要抓,以免惹人起疑。咱们走到今日,靠的并非和尚道士。”
王熙鸾道“我也知道,但若按原书,黛玉是来还泪的,还有一干‘风流孽鬼’也要下世。我本不信什么天数命运,但我既来了,由不得我不重视这些。”
贾瑚柔声道“若命数真是天定,林黛玉为何会被你治好?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