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贾府长媳[红楼] > 85、开导

85、开导(1/4)

    贾瑚眉头皱了又松,  一直在想张问雁口中“昨儿的事”究竟是什么事。

    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张氏又和鸾儿说什么了?看样子还不是什么小事。

    但王熙鸾不许他问。贾瑚只得暂把这事存在心里,延后再说。

    贾瑚面上波澜不惊,从王熙鸾起身时,  他便知道今儿他一句话都不用说了……除非王熙鸾让他说。

    而在他对面,  贾琏已哭得满面是泪。他是低着头哭,  一点儿声音也没发出来,  可他眼泪一滴滴落在衣服上甚是明显,  叫对面的贾瑚看得一清二楚。

    看着正握住张氏的手,眼中温柔得能滴出水的王熙鸾,  贾瑚决定先不管贾琏。

    这时候绝对不能发出什么动静打扰鸾儿。

    “伯娘,  您不会给我们‘添堵’呀。”王熙鸾歪身坐在张问雁身边,柔声道,  “我从三岁开始在这里上学,  多得伯娘照顾,连一粥一饭一针一线都精心,  我记着伯娘待我的好儿。且我亲眼见了这几年伯娘辛苦。荣国府上上下下几百口人,家里多少族人亲戚,  还有那么些世交家里人情往来的事儿都要伯娘一个人担着。这还不算,  还有老太太要您孝顺,更别说伯父还在的时候……”

    “这一年多不在京里,  去年冬日我在干娘家里帮着管过事儿,  干娘家不过姑父和干娘还有我共三个人,家里上下人等加起来也就一二百,  并在济南不如在京中事儿多,还有干娘指点着帮着,我还是每日最少要半日才能把事儿办完。再有今年夏秋在金陵老宅里治丧,我和凤姐姐两个人是从早到晚忙得不了。从前总和元春姐姐凤姐姐说伯娘辛苦,  但究竟有多辛苦还是亲自上手才知道。伯娘,若不是您这些年一直在府里掌着家事,孝敬老太太,还有和伯父……我和两位姐姐怎会安心上学这么些年?府里若不安定,瑚大哥哥也不能在外安心读书,说不准今次便不会得中解元了。”王熙鸾给贾瑚使个眼色。

    鸾儿这话说得倒有七八分是事实,贾瑚心道,便是有两三分夸大也是为了安抚张氏。

    他便道“母亲,鸾儿说得不错,确是因您在府里,我才能安心往姑父处和国子监上学。今次我得中解元,确实多得了母亲相助。”

    贾瑚起身,对张问雁浅浅一揖。

    张问雁渐渐止了泪。

    她愣神半日,先看着低头作揖的贾瑚,再看身旁的王熙鸾,把手从王熙鸾手里抽出来,却又放在王熙鸾手上。

    “……你们别哄我。”张问雁摇头道,“别哄我,我都知道。就算没有我,瑚儿也会得了老太太的喜欢。老太太虽然年过半百,可身子骨还硬朗着呢,府里这些事我管得,老太太便管不得?”

    “便是有些波折,瑚儿最后还是能和鸾儿定下亲事,功名爵位一个也少不了的……”张问雁声音渐次低了下去。

    贾瑚放下手看王熙鸾,王熙鸾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没奈何,贾瑚只能尽量从肚里搜刮些话出来“母亲,您别这样想。祖母和我说过几次,都说母亲除了多心些便再无不好之处了,这些年母亲掌着家事,家里比以前更有规矩许多。”

    张问雁苦笑一声“罢了,瑚儿,说这样的话是难为你了,坐罢,站着作甚?”

    贾瑚回了王熙鸾一个“我尽力了”的眼神,无奈坐下。

    但他看得出来,张问雁眉间郁气是消下去了不少。

    无意识又握住王熙鸾的手,张问雁犹豫一会儿,还是顺着心道“瑚儿,你不过哄我罢了。你和老太太若真觉得我好处更多,为甚今晚你只和老太太商议分家的事,我提前半点儿不知道?”

    “还有……”想到才刚连那些都说了,张问雁索性直接问“让我搬院子的事儿……是不是也是你和老太太提前商议好的?”

    收到王熙鸾“可以照实说但别说得太伤人”的指示,略思索一瞬,贾瑚道“分家的事没提前和母亲商议,一是因今日忙碌,送走了曹太监和族中人去见祖母时母亲恰好不在。二则是祖母主动提起这事,我不好和祖母说请母亲来。三则分家又是祖母做主,我和二叔分家,与母亲并无直接关系,因此没叫母亲提前知道。”

    “那搬院子的事儿?”张问雁感觉到王熙鸾又把她的手攥在手里,轻轻摩挲,便回身对王熙鸾勉强笑笑,又盯着贾瑚不放。

    “请母亲搬出荣禧堂这事是我和祖母与分家之事一同商议的。”看张问雁眼神立时黯淡,贾瑚心中叹得一声,道,“其实按着规矩便该是袭爵后正位。当初祖母拖了三年,也是因父亲着实……且祖母又是国公夫人,祖父嫡妻,在圣上处格外有些情面。我是经圣上召见后特旨平级袭爵,母亲在宫中又不比祖母还有祖父的面子,若我不尽快正位,难保圣上不对咱们府上有所不满。”

    “……原来是这样。”张问雁低声自语。

    原来不是因为老太太和瑚儿要让她给鸾儿腾地方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