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贾府长媳[红楼] > 74、正妃

74、正妃(1/7)

    就如贾宝玉出生后贾瑚贾母等所预料,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贾宝玉生来衔玉之事虽没闹得满京城人人皆知,但知晓的人不少。别说皇宫之中圣上太子娘娘们皇子们第二三日便知晓了,  就是过得一二个月,  普通勋贵之家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

    但荣国府对这件事表达出来的态度非常小心谨慎,  自家封锁消息封口产婆不说,  贾母还亲带了贾宝玉衔下来的玉往嘉福寺占卜吉凶,生怕带来的是祸患,宁荣二府不论男女在外交际,不管谁明里暗里试探着问这玉的事儿,  绝对是闭口不谈。

    等两三个月后,  众人好奇心渐消了大半,荣国府悄悄使人在街头巷尾贴了写得“宝玉”二字的纸张,  使万人叫去。

    这时再有人问,  贾家便说是荣国府二房新生了一个哥儿,因生得好,  老太太爱得紧,  特起了小名儿叫“宝玉”,又怕小孩子养不活,所以才写了名儿各处去贴,  为的是好养活。

    哦,至于贾宝玉胸口上那块玉?

    那是老太太为了应这个名儿,见手边有这么一块又晶莹又小巧不沉手的玉,所以叫人打个项圈给他挂上。老太太还说呢,正巧贾宝玉这一辈的男子都是从“玉”的,所以特开自己私房,从“玉”辈的男女人人都赏一块玉。

    前些年知道荣国府史太君偏心小儿子的人家不少,  是以这话说出来,信的人倒还真有些。既偏心小儿子,自然小儿子生的小儿子也格外喜欢了。

    贾家解释滴水不漏,任有心人怎么逗引,也没人说一句什么“生有异象生来带福”的话,京中众人都看在眼里。又因贾宝玉“生来带玉”本就是半真半假的事,荣国府这样态度,让消息不甚灵通人脉也不甚广的人家,倒真以为“衔玉而生”只是传言,并做不得准。

    再听贾宝玉抓周抓了胭脂水粉,这等人便更以为“衔玉而生”是无稽之谈。

    生来带玉的能是什么平凡人物?现下国朝稳固,那必然不是宰相就是将军了。可哪朝的将军宰相是小时候爱拿胭脂水粉玩儿的?

    而深知贾宝玉确实生来带了块玉下来的人见了如此,不管是否疑心是荣国府特意教了贾宝玉抓周时抓胭脂,也都放心贾家真无别心。再加之嘉福寺住持亲眼所见,那玉不过是凡物而已,并没什么稀奇之处,宫内把这事当做笑话讲了一回,连圣上都不再放在心上。

    北静王和王妃两位因要给自家独子水溶挑选未来世子妃,贾宝玉又是贾元春胞弟,更是密切注意着荣国府动静。

    五月三十晚,听得贾宝玉抓周抓了胭脂水粉,其父贾政当场就黑了脸,宾客散去后更是在自己房中大怒一场,说这孩子以后定是酒色之徒,北静王妃吃了药,伏在枕上咳嗽几声,立时命“请王爷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丫头们立时要去,心腹嬷嬷暂把丫头拦下,劝道“娘娘,王爷今晚是去的徐侧妃院子,只怕现在正……那徐侧妃不算什么,只若是扰了王爷的兴致,怕不大妥当。”

    北静王妃又咳嗽几声,冷笑道“嬷嬷说得有理,罢了,明儿再找机会说。”

    嬷嬷服侍北静王妃喝茶漱口,低声道“况且娘娘现今还病着,今儿天晚了,商议世子爷的婚事又要弄到三更天,也不利于娘娘养病。”

    北静王妃倒在枕上,闭眼道“我知道,今儿不会请王爷来的。嬷嬷,你替我办一件事。”

    那嬷嬷立时又近前些,听北静王妃对她耳语几句,双眼发亮,赞道“不愧是娘娘!”

    北静王妃摆摆手,道“嬷嬷快些去安排,夜长梦多,溶儿的婚事能早日定下来,我就闭眼也安心了。”

    嬷嬷立时红了眼圈儿,嘴唇略动想要劝解王妃几句,但见王妃已经撇过头闭上眼,只好把话咽回肚中,和丫头们给王妃放下帐幔,又看着她们悄悄把屋子收拾了,嘱咐定要守好王妃,才带了人出至北静王前院书房角门,在角门处唤了人,叮嘱那内侍几句话。

    内侍拿着沉甸甸的金锭满脸的笑,先推辞几回金子,看嬷嬷定要给他,他便让嬷嬷尽管放心,事儿一定能办得妥当!

    送走嬷嬷,内侍再掂掂手上金子,掂得足有十两重,满意把金子塞进袖中。

    北静王身边服侍的人是两拨内侍,王府首领太监总揽这些人。北静王妃嬷嬷找的便是北静王身边太监里的二把手,姓何,穿着七品袍子,人都称一声何太监。

    第二日,北静王从徐侧妃院子里起身,正当何太监领人伺候。徐侧妃温柔小意亲自服侍北静王穿衣穿鞋端茶递毛巾,何太监乐得自家省力让徐侧妃表现,在旁还奉承两句“娘娘待王爷的心真是再真没有了。”

    北静王接过徐侧妃手上毛巾擦了脸,丢在小内侍手中,道“你是朝廷钦封五品侧妃,不必亲自做这些。”

    徐侧妃温婉一笑,又递给北静王干净毛巾,柔声笑道“妾身先是王爷的妻妾,才是朝廷封的侧妃,便就是五品侧妃,也是王爷的妃妾,服侍王爷本就是妾身的本分。”

    她又娇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