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贾府长媳[红楼] > 52、良木

52、良木(5/5)

贵。东宫中诸位妃嫔也无不出身官宦之家。太子殿下所缺的,无非是手中无兵罢了。”

    “马指挥使一直攀附咱家不成,去年秋日又在我手上吃了个暗亏,就此记恨上咱家也未可知。他手上

    几千兵马和提督总兵比是太少,但对于太子殿下来说,只怕也是难得的了。”

    贾母锤桌道“我就说你父亲混账不知事!若不是去年他定要?找那姓马的帮忙,如今哪里能有这么些事儿?真是!”

    贾瑚平静劝道“祖母,事已至此,只怕多想无益,还是商议今后如何罢。”

    贾母眼中精光闪烁“这事不能告诉你父亲。若告诉了他,依他的脾性,只会把所有事弄得越来越糟。”

    贾瑚状作不经意轻叹“若有个什么法?子让父亲收心在家里,哪怕只是吃喝玩乐也好。任父亲在外面游荡,终会?生事啊。”

    贾母抿着嘴,沉声道“瑚儿,这事你不用管,这话你也没说过。”

    贾瑚垂眸掩住心中震惊,过了一会?儿,重起一个话头,问道“祖母,敢问元春妹妹的终身您是如何打算?”

    贾母看向贾瑚。

    贾瑚道“我知道家里是想送元春妹妹入宫去博个富贵。但如今形势未定,不管元春妹妹是入了东宫还是哪位皇子府上,只怕都不保险。二皇子三皇子府上侧妃之位已满,若让元春妹妹去做个皇子庶妃岂不委屈了?太子殿下宫中倒还空了个良媛之位,可太子如今私交武将,只怕是反心已起……”

    贾母喝道“瑚儿!”

    贾瑚起身作揖道“祖母,我所说字字句句是为家中着想,请祖母闲暇之余考虑一二。天要中午了,我先去看母亲。”

    贾母死盯着他看了一回,终究无奈道“你去罢,让我想想。今日的事暂别和你母亲提起。她一向好多思多想,我也怕她年轻经不住事。”

    贾瑚恭敬告退。

    荣禧堂后面正房内,张问雁已是等了贾瑚一整个上午。

    罗嬷嬷也使人不断在后门穿堂看着大爷过来,直等到午初一刻,丫头们才跑来报“大爷从老太太屋里出来了!”

    听得这一声,罗嬷嬷可算松了口气,忙着让人给大爷端上茶点,又和张问雁笑道“我就说大爷今早不会?不来,只怕是老太太问了许多四姑太太的事,所以才耽误了。”

    张问雁道“四姑太太能有甚事?就算是问四姑老爷升官的事,也说不了一个多时辰呀。”

    罗嬷嬷忙笑道

    “太太,那是老太太。”

    张问雁叹得一声,便不言语。等贾瑚来了,她分明是做母亲的,却起身去迎儿子,看儿子给她行了礼,才自又往榻上坐了。

    贾瑚一年多没回,去年走之前还因?鸾儿的事很和张问雁说了些狠话,现在在张问雁这里却一点也没觉得不自在。

    倒是张问雁看贾瑚和一年前大不相同,人长高了不少,肩膀也宽阔了,看上去倒更冷清了,心下颇有些不安。

    张问雁问什么,贾瑚就答什么。母子俩干巴巴对话一两刻钟,张问雁无法?,只得道“今年王家王佑和大理寺卿杜家姑娘定亲,早四五月的时候你温姨就说今年早些接凤儿鸾儿去过年。九月初,王家就派人派车来接凤儿鸾儿两个回去,怕入了冬路上冷把她两个冻病了。想想自王总督赴任以来也有一年了,凤儿鸾儿竟还没见过承德。早些去天还不冷,多乐一乐也好。”

    话里的意思,是王熙鸾走得这么早,并非她从中作祟,而是王家早就如此打算的。

    贾瑚道“这事昨晚琏儿已经告诉我了。听说今春王家妹妹和元春妹妹一同学习骑射,到最后只有鸾妹妹还骑射都学?”

    可算是得了贾瑚一句主≈xe863;话,张问雁忙笑道“老太太是怕元春粗了手,所以不叫元春再学射箭,凤丫头也就没学。倒是只有鸾丫头不怕手上起茧子,跟着学了半年,竟还要?学刀枪棍棒。那白先生不敢自己做主,今次也和她们回承德了,倒不知道王总督和你温姨让不让。”

    贾瑚道“女儿家学些武艺很好,不仅强身健体,便是往后遇着什么事儿也不怕。”

    张问雁就知道他不会?说出鸾儿一句不好,也习惯了,又笑道“我心里猜测着,王总督和你温姨最疼鸾儿,她学个刀枪不是大事。估计等明年春夏回来,鸾儿就是个小女侠了。”

    贾瑚问道“白先生在咱家半年教了骑射,母亲没跟着学学?”

    张问雁愣了,笑道“她们小姑娘学学罢了,我都三十多的人了,马上奔四十,学那个做什么。”

    贾瑚道“学骑射又不在年高,只为经常活≈xe863;活≈xe863;,让身子康健些。老太太年过了五十,不好这样剧烈活≈xe863;,母亲练一练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