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视频通历史:剪辑十位奇葩皇帝 > 第六十一章 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第六十一章 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1/2)

    “第二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武帝时期,匈奴遭到了大汉铁军的重大打击,匈奴分裂,但是,匈奴并未灭亡。

    宣帝时期,由于大汉的再次兴盛,于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

    元帝时期,匈奴王杀害汉使谷吉……

    汉朝曾派遣三批使者到康居要谷吉等人的尸体,郅支单于困住使者并羞辱他们,不肯听从韶令,却通过都护上书说:

    我处于困苦危难之中,愿归附强大的汉朝,送皇子来作为人质。郅支单于骄傲怠慢到如此地步。

    公元前36年,陈汤和甘延寿再次出使西域。

    陈汤为人沉着勇敢有大谋,有很多策略,喜好建立卓越的功勋,每当路过城镇或高山大川时,他都登高远望,认真观察、记录。

    这次出使西域,只带着一支护卫军队,而不是征讨大军。

    当他们走出国境时,陈汤便对甘延寿说:

    郅支单于剽悍残暴,称雄于西域,如果他再发展下去,必定是西域的祸患。

    现在他居地遥远,没有可以固守的城池,也没有善于使用强弩的将士,

    如果我们召集起屯田戍边的兵卒,再调用乌孙等国的兵员,直接去攻击郅支,他守是守不住的,即使逃跑也没有可藏之处,

    这正是我们为国家建功立业、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啊!

    甘延寿认为他的分析很有道理,便说要奏请朝廷同意后行动。

    陈汤说:这是一项大胆的计划,那些朝廷公卿都是些凡庸之辈,一经他们讨论,必然认为不可行。

    甘延寿考虑还是应该履行奏请的手续,这时他得病了。

    陈汤等了一天又一天,焦急之中便果断地采取了假传圣旨的措施,调集汉朝屯田之兵及车师国的兵员。

    甘延寿在病榻上听到这一消息大吃一惊,想立即制止陈汤这种犯法的举动,陈汤愤怒地手握剑柄,以威胁的口气呵叱甘延寿说:

    大军已经汇集而来,你小子还想阻挡大军吗?不抓住战机出击,还算什么将领?

    甘延寿只好依从他,带领各路、各族军士四万多人,规定了统一的号令,编组了分支队伍序列,大张旗鼓向北进发。

    甘延寿与陈汤将大军分为六校,三校走南道,过葱岭经大宛;

    另三校走北道,入赤谷,过乌孙与康居境,陈汤沿路捕获康居副王的亲属及一些贵族,经过解释,他们愿做向导,并将郅支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

    而后大军便直抵郅支城都赖水边,在距城三里远的地方安营布阵。

    只见城头上彩旗飘展,数百名披甲兵士登高守备,有的向汉军招手挑逗……

    甘延寿与陈汤观察之后便令军士四面包围其城,以箭杀伤守城兵士,于是展开了一场对射。

    郅支单于得到汉军进攻的消息,打算逃跑,因为他怀疑康居人对他怀恨在心,有做汉军内应的人。

    可是又听说乌孙等国也发兵参战,他便有走投无路之感了。带了一些人走出去又返回来,说:

    不如坚守。汉兵远来,不能久攻。

    不久,陈汤命令将士四面齐用火攻,又击鼓助威,汉军冒着烟火突破外围的木栅,趁机冲进土城。

    汉兵勇猛击杀,将郅支刺死。军侯杜勋割下郅支单于的首级,又从狱中解救出两名汉朝的使者,从宫中搜出已故使者谷吉所带的文书信件。

    入城将士搜捕敌军,诛杀了郅支单于的妻妾、太子以及得封的王公等共一千五百一十八人,生擒官吏一百四十五人。

    另外俘虏敌兵一千余人,都交给了参与打击郅支的小国军队。

    取得了大捷后,于是,陈汤上书朝廷:“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释义:应该把砍下的头悬挂在蛮夷居住的槀街,让他们知道,敢于侵犯强大汉帝国的人,即使再远,我们也一定要杀掉他们。

    【第三句:‘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武帝时期,虽然将匈奴重创,但是,并未将其臣服,匈奴仍然会有小股的进犯大汉领土。

    到了宣帝刘病已时期,匈奴仍然如此,

    但是,汉宣帝是继始皇武帝后的又一个大汉雄主,他岂能忍受匈奴进犯,他认为,匈奴必须臣服于大汉。

    汉宣帝发兵十五万北击匈奴,常惠率领的西域联军东出天山,斩首匈奴三万九千,加上不久的大雪,匈奴人死伤无数,又被周边别的部落攻击,日益衰落。

    呼韩邪单于决定向汉称臣,永做汉朝的外藩。

    武帝终其一生未能实现的愿望终于在汉宣帝时期变成了现实。

    汉宣帝完成了武帝的夙愿,西域都护设立,西域广袤地域正式归汉朝管辖。便定碑在北方,碑上写到,“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但是,经过后世的演化,便成了“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