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西游之这个妖怪不对劲儿 > 第五百四十七章 后记(一)

第五百四十七章 后记(一)(1/2)

    重启之日五百年后。

    唐朝早已消亡,宋土也消失不见。

    南赡部洲只剩下了小半,废土之上建立起了一个新的朝代明。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这个朝代也就到了消亡的边缘。

    崇祯元年的科举就要到了。

    对于举子们来说,国事兴衰自有皇帝陛下操劳。

    便是改朝换代,也不过换个主子而已。

    举子们只一心将劲头扑在了这次科举考试上。

    华州。

    华阴举子宁采臣早早便启程如今。

    这世道不太平,流寇盗匪打家劫舍,出没于官道沿途,官方有心无力剿之不尽。

    魑魅魍魉隐于山中害人性命,朝廷更是束手无策。

    应考的举子们大多三五人一起行走。

    宁采臣也与同乡三个举子一同赶路。

    才出了城过了渭水,不到半日,便下起了瓢泼大雨。

    举子们撑着伞抱着书册慌忙躲入林中避雨。

    但这雨越下越大,地面上的积水也越来越多。

    为了躲避大雨,四名书生一路朝地势较高的山上走去。

    顺着小路上山,就渐渐偏离了官道。

    不多时,山坡上出现一座废弃破败的寺庙。

    “兰若寺?宁兄,你可曾听说这里有一个寺庙?”通向的刘举人看向宁采臣问道。

    “不知,从未听过。兴许是前朝留下的?”宁采臣摇摇头道。

    “是了。你们看着破庙衰败的样子,定然是前朝战乱所遗。”另一个王姓举人点点头道。

    “管他呢!进去躲雨才是正事!这雨也不知道要下到什么时候。”

    吴举人是四人中性情最洒脱的,看了这庙宇内中似乎有一间大殿勉强能够躲雨,便迈步入内。

    宁采臣等三人互相看看,便也跟了进去。

    在外面淋了许久,也不知书册是否淋湿。

    对于这些书生举子来说,书册才是他们的***。

    进了兰若寺大殿,这大殿也是处处漏雨。

    不过好在还有片瓦遮蔽。

    寻了个被风处生了堆篝火,众人才看清这大殿内的情况。

    “这不是和尚庙吗?”吴举人疑惑道。

    店上并未供奉佛祖,只有一尊残破的伸向,这神像也看不出什么哪方菩萨。

    仔细看看瞧着不像佛门的名宿。

    “管他呢,我们就是躲躲雨,雨停了,咱们还要赶路呢!”宁采臣摇摇头道。

    “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的。我看不如今夜就在此过夜算了。”刘举人说道。

    王举人看看天也是点点头。

    这个时辰已经过了申时,便是雨停了积水颇多也走不了多远的路。

    不如再这里停留一夜,明日再走。

    “也把也罢。就此文书片刻也好!”

    宁采臣寻了个角落盘膝坐下,将背后的书箱打开,取了四书五经看了起来。

    “宁兄如此用功,此次必是十拿九稳!”刘举人笑道,也便找了个位置坐下温书。

    王、吴这二人却没有温书。

    他们参加这场科举其实大多是应付家里的催促。

    平日里的成绩已经注定,他们无缘进士之身。

    左右无事,王、吴两人便撑着雨伞在兰若寺里转了起来。

    这庙内其实也没什么可看的,处处都是破败的气息。

    被大雨一浇,偏殿甚至塌了半边。

    “快快,别温书了,找些木桩把这墙撑一下。”吴举人跑回来叫道。

    刚才偏殿坍塌,差点把他拍里面。

    四个书生忙活了好一阵,总算把主殿的墙壁支撑好了。

    “今日雨大风小,就这几根柱子撑着,过夜不成问题。”吴举人拍拍手道。

    相对于舞文弄墨,他还是更喜欢枪棒,要不是家里人逼着,他连举人都考不上。

    临时住处弄好了,天色便也暗淡了下来。

    “噼里啪啦~”篝火还在燃烧,就这篝火,烤了几片干粮就算是举子们的晚餐。

    他们四个都是平民家的举子,不似那等富贵人家,带着仆人眷属坐着轿子马车。

    这个时代不似国朝初年,举子就能做大官。

    便说举子多如狗,进士满地走也不为过。

    对于他们来说,风餐露宿也是必然的。

    特别是吴举人,他已经参加过一次科举了。

    上次可是一个人走的。

    是夜,刘举人早早入睡,宁采臣端着书还在温习。

    王举人辗转难眠。

    吴举人却坐在门口发呆。

    “这雨真是吵人。”王举人摇头叹道。

    “你们没听见什么声音吗?”吴举人突然回头道?

    “什么声音?雨声?我这小半个时辰了也没睡着。”王举人疑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