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之盟”,说的就是熊通邀约了江汉诸侯至沈鹿会盟,这个沈鹿就是当下的钟祥,来的有巴、庸、濮、邓、绞、罗、轸、申、贰、郧、江等国君,只有黄,随二国国君未到。不管到的还是没有到的,在后来,全部被楚国吃掉,也就是在这次的会盟上,楚武王熊通逼着其他国君签下了盟约,史称城下之盟。
当时的楚国就有自己的语言,被称为楚语或“雅音”,这也是三楚之地,虽然方言多如牛毛,可大体都是一类的。现在有人说什么秦国的语言是古音等等,纯属臆测和胡扯,人家楚武王折腾的时候,秦国还在大西北苦苦挣扎呢,到底是谁用了谁的语言,已经不可考了。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楚国出了大量的文化人、音乐人和舞蹈人,《楚辞》不必说了,高山流水的故事也发生在楚国,华夏人对凤凰的崇拜也是从楚国开始的,到了战国时期,楚国的疆域是最大的,就是推翻秦朝的刘邦、项羽也是楚国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何等的霸气豪言。
扯了这么多,为啥啊,我们上面说的这一片地方其实是与黄河中游的地区接壤和联系紧密的,这个联系紧密同时也有另一个说法,那就是四战之地,在三国期间,各地军阀就像上厕所一样的在这里来回折腾,你方到罢我登场,诸多小军阀在谋取军事上的胜利时必然需要军饷,于是,盗墓成风,拥有明显方位的汉墓基本上在那个年代就被盗掘。等到五代时期的梁国人温韬,这个混蛋堪称历史上最大的盗墓贼,唐朝十八座皇陵被他挖了十七个,只有武则天的乾陵免于劫难。还有一个著名的盗墓者就是唐末的黄巢,黄巢的军队可谓是转战了全国,走到哪里就挖到那里,在中原,他干脆在“响晴白日”下用万人挖掘,这里还能剩什么?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