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每周十连抽 > 第369章:只赏个虚职?

第369章:只赏个虚职?(1/2)

    李元方不居功,不自傲,坦然地说出功劳是大家的.

    现场,,的某些官员心里很是复杂.

    你说你就不能硬气一点吗你知不知,知不知,你越表现得谦虚低调,我们针对你的戏目就唱不下去了啊.

    好在唱大戏的目的是为了摘桃子,周王谦让的态度可以加速过程.

    即便脑子想得再透彻,这群人心中仍旧有一股郁气不得散发.

    当然了,这样的人只占了少数,绝大多数人流露出一抹欣慰出笑.

    果然大多数聪明人都会审时度势,此时倒退一步未尝不是好事.

    李世民爽朗一笑,冲着一旁大喊一声.

    “哈哈,凡是参与了此事的人,不论是做理论研究的格物院,还是亲身参与的秦琼,程咬金等等,他们都会有奖赏,而你的首功也跑不掉.”

    “冯乐宣旨!”

    冯乐笑着应声:“谨遵圣命!”

    李元方懵了一下,圣旨嘉奖下一秒,整个人从椅子上‘蹦了起来.

    接圣旨是一件非常郑重的事情,简直可以用人生难得几回闻来形容.

    一般情况下,皇帝多用口谕,赏赐也好,宣召也好,真的都是口谕居多,圣旨是要存档的东西,不可能动不动就拿来用的,这不符合常理.

    当着一干文武重臣的面接圣旨,还有另一层意思——你在皇帝面前红了!咳咳,也就是皇帝跟前的大红人之意,皇帝公开表示要罩着的人,谁惹之前请掂量掂量.

    李元方暂时不晓得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关子,如今众目睽睽之下,用郑重的态度接下圣旨才是正事.

    只见冯乐清清嗓子,用内侍特别的嗓音宣读了圣旨.

    “周王殿下奉命前往蒲州检查河道,不巧遇上了洪灾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团结所有力量治水有功”

    听到这里,李元方有些尴尬了.

    呵呵,通篇下来全是夸奖,说了几分钟都没到嘉奖的阶段.

    听别人吹自己,还要惨遭围观,他觉得自己真是太难了.

    好在这种尴尬没持续多久,真正关于赏赐的内容出炉了.

    李元方被封为幽州大都督,食挹三千五户,封地两百里,其他布匹臻品器物无数.

    此封赏一出.

    文臣武将互相交换眼色,面部表情尽显古怪.

    虚职虚报的封地,食邑数值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宫廷贡缎,臻品玩物这种赏赐好似有点廉价.

    幽州大都督的职位,像是很高档的职位,实则就是挂个名头罢了,每个月多领一份俸禄,然后自然没有然后了.

    就算李元方顶着这个官位去幽州那儿,也有幽州刺史全权管理幽州事物.

    这种称号也就听个爽,实则就是一个虚职,李元方在长安怎么样,现在仍旧还是待在长安里.

    综上所述,赏赐‘廉价’到了这个份上,现场,,大臣难得的没有出口反驳.

    至于李元方嘛李元方扪心自问,深深这次的赏赐很实在.

    平心而论,治水功劳换这些在外人看来不值得,但他觉得于自己来说刚刚好,不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ter>

    用惹来别人的嫉妒与眼红.

    至于封地和食邑,实际上应该有十分之一10%是真实派发的,不过他还真不靠这点东西过活.

    李元方喜笑颜开的领旨谢恩,恭敬得双手接过了圣旨时候,圣旨被收在右手的袖子里.

    咳咳,今日他穿着特制的衣服,宽大的衣袖里有个暗兜可以装东西,.

    众人疑惑的望过去,周王殿下为何不坐回椅子上李元方正掏着暗兜里的东西,乱翻一通总算是摸到了唯一的一份奏折.

    “皇兄,此奏折中记录了蒲州发生之事.”

    虽说上过了密折,正式的奏折还是要来一份的.

    李世民接过来奏折,翻开,一目十行的阅读起来,随后满面唏嘘.

    这一份奏折里面记录的内容更详细,洪灾之惊险,蒲州百姓之团结等等

    最刺目的当属最后一页上记录的内容.

    蒲州刺史也就是苏大人带着亲近的官员逃离蒲州,曾经给灾难中的蒲州带来了巨大的恐慌!“臣弟参蒲州刺史苏大人一本,他在危难关头抛起百姓巴拉巴拉”

    李元方记仇啊,想当蒲州刺史潜逃,曾经造成了巨大的麻烦与混乱,若非蒲州都督那一派官员给力.

    用极快的速度镇压下慌乱,又尽量提供充足的后勤支援,洪灾里死的人绝对要翻好几倍.

    通俗点来说就是他没受过这么大的憋屈,那些人立下了军令状还敢跑.

    李世民也看到了后面的内容,脸色瞬间黑如锅底.

    “弃城而逃,置民于不顾,这位…姓苏的蒲州刺史真是好样的啊.”

    瞧着李世民眼角泛红,边上的史官察觉皇帝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