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每周十连抽 > 第347章:不想给疯子陪葬

第347章:不想给疯子陪葬(1/2)

    看着自家儿郎眨眨眼就消失在大雨里.

    剩下的百姓们开始‘闹’,一堆老人,妇人围住了蒲州都督.

    “都督大人,我们也能做活的.”

    “对,我们不给你们添麻烦,你们将麻布用推车拉上来,我们麻溜的给你们缝制麻布袋.”

    “针线活我们都会,你们说要什么规格的,我们就缝制什么规格的,绝对不会有人偷工减料的.”

    “都督大人求您,我们也想做些什么”

    蒲州都督红了眼眶,人为了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原来真的会拼命的大.

    “砂石地就在山坳里,麻布本官会派人运送上来,你们做好了麻布袋之后,千万记得到记件官员那儿登记.”

    “待洪灾过去,凭借你们的劳作成果,朝廷会颁发定量的工钱.”

    “大唐周王已然承诺,朝廷不会让人何百姓做白工,不过钱财是有限的,你们别嫌少.”

    嘀嗒,嘀嗒很多百姓地头抹眼泪,蒲州距离长安不算远,犹记得当年雪灾,他们中不少人为了活命徒步去了长安城.

    “如同雪灾一样以工代赈嘛,我们这群去过长安的灾民都懂.”

    “当年周王殿下救了我们的命,现在我信他能行!!!”

    “对,我们也信他,大家忙起来,缝制麻袋的同时,抽出人手给抗洪的将士们做饭去.”

    “嗯”

    百姓们在各村长者的指引下,他们定下了做活的时间,特意空出了做饭的时间.

    这样竟然的变化让现场,,官吏们都看呆了:.

    蒲州都督走到副将身边.

    “这里交给你了,我要带着一部分人去河堤边上帮忙.”

    “都督放心,我定然不会让你们失望的,只要我还活着这边绝不会乱.”

    副将神色郑重的保证这

    一时间,蒲州避难的百姓们主动出来了.

    他们中健康的人披着蓑衣寻到了河堤,一个个的涌去帮士兵们抗沙袋.

    “你们不去避难,怎么都跑来这里了.”

    一个士兵问某个来帮忙的大汉.

    “俺来报恩的.”

    大汉一手抓紧扁担,抬头灿烂一笑.

    “报恩”

    士兵诧异了.

    “哎,我把家眷送到了高难,而我来报周王的活命之恩,没有他或许当年雪灾我就死了.”

    大汉如是说道.

    一旁另一个青年大笑着附和.

    “我们都一样,不过我是为了便暖物品,为了传到这边的火炕,还有那曲辕犁,没这些东西我和我娘也早活不成了.”

    暴雨汹涌而至,距离河岸最近的一座大山上.

    蒲州百姓们眺望着波涛汹涌的河水,哪怕远远的看着也是心惊胆战.

    那些有经验的老人家们,看着密集的雨水,又撇了一眼远处的河流.

    “洪灾只怕不可避免.”

    “这一次的结果会不一样的,总不可能一辈子都是我们输.”

    “我坚信这一次会赢的,福运也该照耀我们了.”

    “”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ter>

    老人家们嘀嘀咕咕,百姓们奋力做活.

    此时却又一些人悄悄收拾行李,不顾军令状的危机,趁着几个主事者都陷在河堤那儿,他们快马加鞭逃离蒲州.

    这群蒲州官吏觉得李元方疯了.

    洪水岂是人力能抵挡的,他们才不要与疯子为伍.

    没什么比钱和命更重要的了,再者一旦周王李元方死在了这场洪水中.

    什么军令状也成为一片废纸了.

    洪水过后,他们花点钱打点一下,哪怕不能回蒲州任职,去另一地为官也能滋润的鱼肉百姓.

    当然了,等待他们的是美梦破碎,丢官去职悔不当初.

    只不过现在他们觉得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情,自觉自己是一个理智的人,绝对不会去给某人殉葬的.

    河堤那儿聚集了很多人,随着源源不断的送到堤坝的边上.

    在李元方,格物院与工部官员的指挥下,用沙袋搭建起了防洪工事.

    洪水一旦开始,前线灾情瞬息万变,李元方等熟知水利知识的人全都亲临第一线指挥.

    每个一段河堤就有一个明白人做现场,,指挥,因此工作效率十分流畅,也十分的利索.

    比起卖力气工作的人,每一个现场,,指挥的压力都很大.

    他们需要迅速的判断出,大雨中堤坝哪里漏水了,该怎么指挥人用沙袋堵好墙.

    万一裂缝过大,他们又该在什么时间下令沉下水泥船.

    眼见水位已经抵达临界点,秦琼与蒲州都督终于安耐不住,他们几乎同一时间找到了李元方.

    “殿下,这里有这么多现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