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夫伺候着他下了车,便驾驶着马车到侯府隔壁的小巷子里先停着,毕竟总不能一直停在人家侯府大门前,这样既不礼貌也给人家带来了诸多不便
见他下车,在大门两边守门的侯府护卫便分出来一个,走上前迎接他。
那护卫先是一拱手,看清楚他军装肩部上的大校肩章,这才恭敬的弯下腰去。
“请问您是来”
听护卫这么问,他便默默地从胸前的衣兜里取出一个信封,递给了护卫。
“请您稍待,小的速去速回。”
护卫一看信封上面印着族徽,便知道这不是自己能看的东西,只能略显尴尬的再次拱手说道。
见他点了点头,这护卫随即便转身叫了侯府大门,匆匆忙忙的走了进去。
他站在原地,看着那朱红色的巍峨大门缓缓打开一条只可供一人通过的门缝,待那个护卫进去后,便缓缓关上了。
虽然目前情况十分紧急,但他不敢在这里做出任何失礼的举动。
更别说硬闯甚至撞门。
这里是世袭的逍遥侯府,是经历了数百上千年的风风雨雨,仍然在这片土地上屹立不倒的逍遥侯府。
要知道,一千年可以改变很多事。
如今国内的那些个勋贵,和当初的那些开国元勋早就不是一批人了。
比如:当年开国时的辽国公,是一个姓耶律的胡人。
麾下部族将士悍勇无比,是旧帝国稳定北方荒蛮之地的重要支柱。
而如今的辽国公,却只是个无权无势的周姓华族人。
整日里除了吃喝玩乐,啥也不干,啥也不会干,妥妥的被当猪养。
这两相比较之下
差距不说是一落千丈吧,但也比一落千丈好不到哪儿去了。
没人知道在这上千年的光阴中,那位武德充沛的胡人国公究竟发生了什么。
史书记载:辽国公耶律氏,于荣安十七年因大逆之罪被废,判处诛灭九族。
大逆之罪其实就是谋反,或者和谋反同级甚至更严重的罪过。
比如毒杀皇帝什么的
总之就是很严重的罪。
因为史书上记载得过于简洁,所以后人无法从中剖析真伪,只能凭同时期其他较为详细的记载来进行推测。
最大的可能,就是辽国公被牵扯进了当年的一场大案之中。
而那场大案,直接或间接的造成了皇帝的死亡。
其中牵涉甚广,情节复杂,留给后世的记载也不详细。
可见是有人故意隐藏了细节内容。
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还是保住自己拿到手的权利
无论答案究竟是什么。
如今的后人已经不得而知了。
他也不想知道太多,毕竟知道太多的人大多都活不长。
但对于眼前的这座逍遥侯府,他的心中还是充满了无法抑制的好奇。
堂堂国公都在权力压榨中被灭族,逍遥侯这么一个侯爵,居然能传承至今而且在历史上还多次权倾朝野。
这对于他而言,简直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儿。
“阁下,我家侯爷请您进去。”
没等他想更多,那个拿了他信封的护卫便从大门旁的小侧门走了出来,对他说。
他瞟了一眼护卫空荡荡的双手,便明白信封已经不在这个护卫的手中了。
但他也没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便等着对方给自己带路。护卫带着他从那个侧门走了进去。
这让他心中略微感觉有些不爽,但也仅仅只能是不爽而已。
毕竟在旧帝国时代,那些官宦人家之间互相拜访,主人家给客人走正门,是为了表达对客人的高度重视。
其中还要再细分,同级别或者是通家之好的来访,也可以走正门。
只不过主人家不会去迎接。
想要走正门,还要得到主人家派人甚至家主亲自来迎接。
那便只有身份和地位都比主人家要更尊贵的客人,才能得到此等待遇。
而那些并不受主人家重视,或者身份过于低微的客人,便只能走侧门,甚至是最为低贱的后门了。
这样做是对客人的羞辱和鄙视。
走后门更是已经把客人的脸一把丢在了烂泥地里,还要补上几脚的极致羞辱。
如果真的敢这么做,那就说明这两家人已经彻底闹翻了,甚至都快要到兵戎相见的地步了。
在旧帝国时代这还真有可能,特别是那些靠打仗起
家的武勋贵族,谁家没有百八十个家将似的,打起来谁也不怂谁。
有时候还得要皇帝出面调停,不然那些个丘八真能闹出人命来。
真可谓是武德充沛到极致了。
所以,逍遥侯府做出让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