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堂里有个穿学生制服的人,见到我鞠了一躬,然后恭敬地双手递上一封信。
孙公子,这是您的朋友托付咱交给您的。
我很不习惯他这样的恭敬,于是笑笑说道:兄弟不必如此多礼。
谁知道那个学生居然又鞠了个躬,然后说道:家父蒙得公子搭救,在下合家上下都感激公子的恩德!
嗯?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也许是看出我的疑惑,他继续说道:家父那时也在临城的火车上。
我恍然大悟。
送走了那位学生以后,我拿着信回到房间——瑶秋也一言不发跟在后面。
我打开信,才发现是荆少云写给我的,就是告知我泰戈尔来华之事。
连火车上的客人都很感激孙大少您呢!瑶秋忽然不冷不热地说道。
我的大小姐,又哪里不对了啊!我的冷汗下来了
你能够舍了性命去把慧卿换出来,瑶秋哀怨地说道,看来我始终还是比不上她啊!
这这这我那时候明明是换了那个外国女性来着话说我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她的名字呢!
你不同,我大着胆子开始施展我刚练成没多久的狗腿功,如果是你的话,你会陪着我一起去死吧!
瑶秋一听,眼泪刷刷下来了,忽然冲上前一把把我搂住。
我不管你变成了谁,她抽泣着说道,但我知道你是真正懂我的
怎么了?
可能是我陷入了回忆杀愣神了很久,荆少云关心地问道。
没我苦笑着说,忽然想起些家里的事情
真羡慕你,他脸色平静地说道,能够有自己的家。
我不知如何回应,只好报以苦笑。
树人,这两位是?
忽然有人问道。
我们抬头一看,发现居然是刚才在台上那位重瞳兄——徐志摩。
这位是咱们京师大学堂的‘门阍’,鲁迅先生答道,而这位
鲁迅先生刚才能叫荆少云做老魏,说明他们至少相识;但很抱歉,他也是不认识我的。
在下孙孟尝,我拱手道,久闻先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风采不凡。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先给这位戴两顶高帽总不是坏事。
哦!久仰久仰这位日后闻名后世的徐大诗人也拱手应道。
不过我从他神情上看出,恐怕这只是一句没什么营养的客套话罢了。
他的眼神,时不时瞄向远处——那里聚了一堆人,其中一位,是一位气质上佳的女子。
民国十三年即1924年4月12日。获得诺贝尔奖的印度作家来华,受到众人的热烈欢迎。不过其中很有些人,觉得是太过于把泰戈尔神化,只是来看看而已,其中就有鲁迅先生。此次更新,因为工作实在太繁忙,刚好身体抱恙,因此拖了这么久。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