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设身处地的想想,能够胜任年薪四十万的工作,还会留在工厂里混日子吗!?
所以,去留还是在于自身能力,一心求稳,有了份工作就想着安稳享受,不去想着法子学习新的技术知识,充实自己的能力,早早晚晚会被淘汰了。
谢琦和关倩也是第一次听说周蜜年薪竟然四十万,惊讶羡慕之余,还有点对谢莹的不满,只不过在神情里才流露出来,就被谢莹瞧出来。
关于自己的哥哥两口子,父亲谢伯谦曾经和谢莹谈过,明确的指出,儿子和媳妇在工厂上班就挺好,不要陡然间给了他们一个相对高的生活工作平台,因为不是自己一步步踏实走上去的,一旦少了外界助力,跌倒就是必然,而自己的儿子最缺的是跌倒爬起百折不挠的气质。
所以这几年谢莹一直在拒绝哥哥要求调换工作,或者是参与商业经营的要求。
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几个月后,谢莹的想法有所改变。
时代的变革兴许会在内地变的迟缓,但也只是当前短暂的一个时期,父亲的观念依旧带着浓烈守旧思想,希望自己的孩子们有个安稳人生,可惜个人的意愿和改革的大趋势相比,微弱又不合时宜。
哥哥嫂子去南方发展,会带给自己许多不便,谢莹还是愿意承担起来,让哥哥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既然以前无意间阻挠了哥哥,这一次就尽可能帮着他们。
当天就督促着谢琦再次联系南方那面的工厂,确认去报道的时间。
电话联系上了人事部门,无意间得到个消息,工厂已经将筹备期定在四月底结束,筹备期间进厂的员工福利待遇要比五月一号以后来的高处一级。
一天里情绪波动强烈,才听说妹妹的闺蜜都已经拿着数十万年薪,被刺激的亢奋不已,谢琦连和近在眼前的妻子妹妹商量一下都没有,直接和对方在电话里确定了三天内到厂里报到。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