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雪琪源 > 第212章 游西湖(2)

第212章 游西湖(2)(1/1)

    回到堤上,道路变窄,两边的杨柳显得更密集,左手边的湖中间,能远远看到三座石制的空心小塔。

    每逢农历十五,晚上圆月当空的时候,人们在空心的塔身里点上烛火,三面圆洞用白纸糊上,远远望去,就像湖里多出三个月亮,三潭印月因此得名。

    鲁雪琪拿着相机拍照,叹道:要是能看到就好了!

    以后有机会再来,我们就夜游西湖,看看现在看不到的景色吧。吴源拿过相机,你站到树旁边,我给你多拍点照。

    鲁雪琪拍完,也给吴源拍了几张。

    两人骑骑停停,直到四点多才到达雷峰塔边。

    还了自行车,鲁雪琪站在塔下往上看。

    鲁迅不是写雷峰塔倒掉了吗?怎么现在还立得这么正?鲁雪琪好奇地问。

    重修的呗!吴源不以为然地说:要不要上去看看?

    鲁雪琪看着楼下的售票处道:算了,骑了半天车,爬不动楼了。

    爬不动我背你!吴源拍拍自己宽厚的肩膀。

    有过锻炼就是不一样,要是在前一世,凭着自己瘦弱的小身板,吴源可不敢这么说。

    鲁雪琪摆摆手,不用上去了吧,我有点累。

    说累也挺好,既省钱,又不用吴源费劲。

    吴源没有再坚持,那就在楼下看看夕阳吧。

    一轮斜阳已经落到西北,从雷峰塔东南看过去,橙红的夕阳给雷峰塔镀上一层金边,高大的塔身拉出长长的影子,快要遮到南屏山上去了。

    这就是雷峰夕照啊。鲁雪琪有些失望,和其他地方的夕阳差不多嘛。

    吴源笑笑:是差不多,这里主要是因为南宋众多的文人墨客多有记载,吟诗作赋宣传得力,才这么出名。来西湖玩,更多的是感受文化气息。

    你说得有道理。鲁雪琪脸色一变,娇笑着挽住吴源的胳膊,逛饿了,去吃饭吧!

    吴源摸摸她的嫩脸,有些凉,不能在外面多待了。

    走吧。

    雷峰塔离断桥有点远,走过去挺累,再加上骑了半天的自行车,鲁雪琪的腿力不够,也走不动了。吴源拦下一辆出租车,花巨款带鲁雪琪回宾馆。

    宾馆旁边有很多餐馆,吴源选一家看着蛮干净的,点上杭城特有的东坡肉和西湖醋鱼。

    龙井虾仁没点,吴源觉得吃虾还是暖州好,海捕的大虾个大,肉精道,还很鲜美。

    菜端上来后,吴源开始向鲁雪琪介绍。

    尝尝这个东坡肉,上好的五花肉,脂肪层厚实,蒸煮得油而不腻,连皮吃,就像果冻一样,入口即化,满嘴的胶原蛋白。

    鲁雪琪尝了一口,觉得味道确实不错。

    红烧肉就是红烧肉,为什么叫东坡肉呢?女神好奇地问。

    吴源摆出一副老学究的模样,慢条斯理地说:这里面有一个故事。

    相传在宋哲宗时期,苏轼来到阔别十五年的杭城任知州。有一年,浙西一带大雨不止,太湖泛滥,庄稼大片被淹。由于苏轼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带的人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他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西湖旧貌变新颜。杭城的老百姓很感谢苏轼做的这件好事,人人都夸他是个贤明的父母官。听说他在徐州、黄州时最喜欢吃猪肉,于是到过年的时候,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收到后,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大家吃后无不称奇,把他送来的肉亲切地称为‘东坡肉’。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