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农王 > 第四百三十八章??龙凤汤

第四百三十八章??龙凤汤(1/3)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农王 笔下文学”查找最新章节!

    抓蛇。

    或许对于李冲元来说,有些胆战心惊。

    但对于金内侍他们而言,反到是简单的很。

    都是上过战场,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就这点小场面,对于他们来说,那都是小儿科了。

    这不。

    李冲元帮着他们缝制的布袋中,片刻之间,就已是显得沉重了。

    “小郎君,袋子不够,看来还是得多准备些袋子来。”金内侍提着半布袋子的蛇走了过来。

    李冲元见状,依然还是有些胆战心惊,不由自主的往后退了几步,“老乔,去,赶紧叫人多缝制些布袋子来,都动起来,别担误时间。”

    乔苏闻话后,叫了一个下人,赶忙奔回村子里去了。

    蛇太多。

    超出了李冲元的计划。

    李冲元本就只缝制了十个布袋。

    就当下的情况,远远不够,估计至少还得七八十个布袋。

    金内侍把蛇袋一扔,又提着一个袋子往着远处奔去了。

    论抓蛇的速度,比起行八他们拿着叉子抓蛇的速度,都快了好几倍。

    而且金内侍还是徒手抓蛇,这让李冲元对于金内侍的能耐,也着实惊奇不已,甚至都怀疑这家伙是不是在自己前世的老家,属于一个捕蛇人。

    前世。

    李冲元记得。

    村里就有着一个捕蛇人。

    属于专门捕蛇的。

    只要得了空闲,就必然拿着袋子,带上一些必要的东西,往着水沟边钻,或者往着山脚边钻,更有甚者,还会往着山里钻去。

    待他每每回到家时。

    李冲元总是好奇的会问上一句,今天收获咋样。

    在赣西一带。

    捕蛇人这个行业,可以说还是很多的。

    虽说到也没有多到每个村子都有这样的人,但也可以说,两三个村子中,必然会有一个捕蛇人。

    一提到这捕蛇人。

    李冲元又想起另外一个行业的人来。

    那就是专业钓田鸡的人了。

    田鸡,又称虎纹蛙。

    在李冲元前世的赣西一带。

    专业钓田鸡的人,那绝对是李冲元小时候追捧的对像。

    一根长达十米以上的竹杆,再加上一根老长的丝线。

    随手往着池塘、水洼、山塘等地一抛。

    田鸡人一手持杆,慢慢抖动竹杆,又一手捂着嘴巴。

    片刻之间。

    就会从他的嘴里传出田鸡的声音。

    其音之大,也甚是好听。

    而当那田鸡人的声音一出,必然会从池塘中引诱出一些田鸡出来,争相夺食。

    田鸡人只要见有田鸡上钩,就会立马收杆。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从腰间抽出备好的袋子,接住田鸡。

    就这一手钓田鸡的手法。

    李冲元也好,还是其他的小孩也罢,更或者其他的大人等等。

    无不羡慕又嫉妒。

    田鸡的营养价值极高。

    这也使得在赣西一带,备受世人的追捧,其价格,能让普通的农人望而却步,总希望能学一学田鸡人的手法。

    不过。

    就这样钓田鸡的手法,不要说学了,人家都不愿跟你多说一句话。

    而此时。

    金内侍那抓蛇的速度,让李冲元极度的怀疑他在老家之时,肯定学了这捕蛇人的手艺。

    要不然。

    金内侍这抓蛇的速度也罢,还是手法也好,真是堪比好几个行八了。

    这不。

    片刻之间。

    金内侍再一次的提着半袋子蛇过来,然后一扔,拿了一个空袋子,继续抓蛇去了。

    新荒地的抓蛇速度很快。

    而乔慧他们缝袋子的速度也很快。

    而且。

    乔苏还叫了好几个妇人过去帮忙,想以最快的速度缝制出李冲元需要的袋子出来。

    “这么好的布,要缝这么多袋子,真是浪费了。”一妇人一边缝着袋子,一边叨叨着。

    “可不是嘛,这么好的布料,真是可惜了。”

    “是啊,还有这么多的布头,一会我可得问问小郎君,这些布头我们能不能拿走。”

    “还是先问问齐家娘子吧。”

    布,肯定是好布。

    李冲元这里,还存放着几十匹布呢。

    这是上次李冲元提爵的时候赏下来的,正好李冲元这边时不时需要一些布匹,所以直接从长安县伯府弄了些过来。

    这也算是歪打正着,应对上了今天这件事了。

    乔苏家。

    张文礼看着眼前自己配好的药粉,心中甚是满意,“总算是好了,只要蛇一到,我就可以试着弄一弄了。”

    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