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阴兵借道我拦路,抱歉,此路不通 > 第36章 大雪山深处的寺庙

第36章 大雪山深处的寺庙(1/2)

    嘎贡拉山位于大夏国西域边陲,是夏国于度过天然的国境线。

    山高海拔7262米,因为地处高原,4000米以上常年覆盖积雪,因此古籍中记载此处也多称之为大雪山。

    相传,佛陀尚未证得究竟涅槃果位时,曾在大雪山苦修六年,于大雪山之巅修得丈六金身。

    西域本就佛法昌盛,因此众多寺庙选择效法佛陀,将寺庙修建在嘎贡拉山雪线以上的位置。

    无数僧侣也慕名而来,希望能够在这片纯净的雪域参破佛法的真谛。

    在嘎贡拉山中,你可以不时的见到有衣衫褴褛的苦行僧赤足而行,冻的乌青的赤足踩在常年不化的积雪上,登山而上。

    饥食枯草,渴饮冰雪,而脸上始终平静安宁,没有任何痛苦。

    崎岖简陋的山路上,一行背着背篓的僧侣正在风雪中踽踽前行。

    他们身披着藏红色的僧袍,坦露右肩,脚踩粗布僧鞋,手持念珠,口中念念有词。

    嘎贡拉山雪线以上常年风雪不断,但奇怪的是,任凭风雪再大,这些僧侣的僧帽、僧袍上都没有半片雪花。

    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护佑在他们周围,使他们免受风雪的困扰。

    即使有雪花冲破了这层障碍落到他们身上,也会很快消融。

    如果有懂行的高人在,能够一眼看出,这行僧侣修的乃是西域密宗所修定法之一:拙火定。

    僧侣们不多时已经行走到一处山势较为平坦的地方,在这里有一座石头搭建的寺庙,在这巍峨的嘎贡拉山中显得毫不起眼。

    扎德寺到底始建于何时,没有任何人能够说清楚。

    有人说第一次佛法东渐时,有度国僧人翻越大雪山到夏国传教时修建的。

    也有人说是当初佛陀在度国被婆罗门教徒迫害,不得已翻越大雪山来到夏国修行时,在这里落脚传法;

    总而言之,各种传言都没能得到证实,因为扎德寺从不对外开放。

    寺庙从不接待游客,也不接待信徒。寺内的一切应用之物全部自给自足,或者是寺里的僧人到山下以物易物。

    在西域,僧人是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的,如果你是扎德寺的僧人,那将受到最崇高的礼敬。

    这一行僧侣进入寺庙,领队的大喇嘛指挥着众人将背篓中的物品分门别类的摆放进仓库里。

    再过十天,便是佛教的重要节日:盂兰盆节,他们此行下山便是换取节日祭典的各种物品。

    一切安顿妥当,大喇嘛来到一处静谧禅房,轻轻扣响木门。

    “请进。”

    一道苍迈的声音传出,音节中仿佛都带着梵唱。

    “莫多上师,我回来了。祭典的物品都已经备齐了。”

    大喇嘛行了三次礼拜,双目微垂,恭声道。

    “吉拖大喇嘛,辛苦了。”

    坐床上的老者几乎没看到嘴唇动弹,但声音却无比清晰的回响在禅房内。

    “比起师兄殊胜功德,我这点作为,算不得什么。”

    吉拖大喇嘛再次躬身施礼,膜拜坐床上打坐的上师。

    莫多上师睁开微闭的双眼,不同于寻常老者双眼昏聩,这位在大雪山修行了数十年的老僧,眼中一片清澈。

    “我有预感,桑赞大喇嘛可能回不来了……”

    莫多上师一颗一颗拨动着手中的念珠,发出哒哒的碰撞声。

    吉拖大喇嘛的身子微微一颤,沉默不语。

    “但他已经证明了,他是佛陀最虔诚的信徒,我能感知到,他已经将沉睡的魔罗唤醒了。”

    莫多上师满是皱纹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狂热,那是多年夙愿得偿后的欢喜。

    魔罗在佛经中又被称为“魔波旬”,译为大魔王。

    在古夏国的典籍中,称之为“天魔”!

    ……………………

    蒙多山往西,大约80里,是一处原始丛林。

    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正在神色匆匆的赶路。

    穿过这处原始丛林,再翻过两座山脉,便是西域的地界,进入西域地界,再向西800里,便是大雪山所在。

    只要能够回到那座寺庙,便无人可以动他分毫。

    男子看似在行走,但每一步迈出,身形竟然能够直接出现在二十几米开外。

    如果不是在这密林中穿行,一定会引起社会轰动。

    此时男子已经换了装束,不再是那名憨厚朴实的山民打扮,一身藏红色的僧袍已经说明了他的身份。

    他的确叫桑赞,但他的真实身份是扎德寺大喇叭,桑赞大喇嘛。

    已经修得瑜伽部神通的上师之下第一人。

    现在他所用的,正是瑜伽部六神通之一:神足通!

    佛典云:神足通又左神境通,修至大成即自由无碍,随心所欲现身之能力。

    他在西北已经蛰伏多年,终于让他找寻觅到了魔罗封印所在。

    于是他变换身份,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